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在当时来说,像什么直隶保定府、山西太原府、山东济南府,可以去这些个大地方的戏园、茶楼演一整台节目,都得是有点儿名气的角儿,一般的艺人凑不上前。
但是天津卫藏龙卧虎,能够在这块杂八地站住脚、吃上饭,哪一个不是身怀绝技?如果找几个在天津城鸟市儿上撂地的江湖艺人,比如顶大缸的、变戏法的、唱大鼓的,耍弹变练凑上一台整戏,去到小一点儿的地方登台献艺,岂是乡下的草台班子可比?姜十五觉得这是一条生财之路,就凭着多年以来积攒下的人缘儿,组织了一帮子说野书、唱鼓曲的艺人外出表演。
尽管一年到头东奔西走,吃苦受累挨欺负是家常便饭,又没有任何保障,却也强似守家在地,多少赚了点儿钱。
老姜家过去住在南门里,一间小屋又矮又破、八下子漏风。
如今家中添人进口,又攒下几个钱,就想换个住处。
旧时的天津城是“北门富,东门贵,南门贫,西门贱”
,北门一带商贾聚集,多是深宅大院,房价太高够不上。
西边还不如南边,因为土娼聚集,西门外又是杀人的法场和乱葬岗子,孤魂乱跑、野鬼遍地。
人往高处走,总不能从南边搬到西边去,那不是越混越出溜吗?
姜十五挑来选去,相中东南角一处独门独院,把着胡同口有那么三间小房,价钱挺合适。
靠墙根长着一棵香椿树,既可以遮阴,天暖了又有香椿吃。
香椿嫩芽儿拿盐码上,新烙得的大饼夹上刚炸透的馃篦儿,再裹上点儿香椿叶子,又香又脆,就冲着这一口儿,这房子买得就值!
买卖双方写文书立字据,一手交钱一手交了房契。
姜十五把小院从里到外拾掇得干干净净,看好皇历,选准日子,一家人高高兴兴迁入新宅。
想不到此宅哪儿都不错,单单不旺人丁,两口子这几年紧着忙活,接连生下三个孩子,可是一个也没保住,再往后大鸭梨怀都怀不上了。
姜十五心里别扭:“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老姜家传到我这辈儿不容易,竟此断了香火不成?”
大鸭梨也着急,光抱窝不下蛋,搁在老年间,这可是“七出”
之首,当家的一纸休书给你赶出去,官司打到哪儿都不占理,再加上街坊四邻风言风语的,那也是好说不好听。
只得入乡随俗,按照天津卫的老例儿,去分水娘娘庙拴娃娃。
所谓的“拴娃娃”
,又叫“拴喜儿”
或“抱孩子”
。
娘娘庙在当地香火极旺,民间相传,三月三赶庙会那一天,拴娃娃最为灵验。
当天一早,天刚蒙蒙亮,大鸭梨梳头洗脸,换身干净衣服,带上提前备好的供品、香烛出了门,赶着去烧头一炷香。
进庙拴娃娃的都是妇道人家,可娘娘庙门口总有不少憋着坏的地痞,三个一群五个一伙,趁着上香的人多,哼哼着淫词浪曲,到处挨挨蹭蹭,专占小媳妇儿的便宜。
大早晨的人少,姜十五更不放心,万一遇上俩无赖,趁着街上没人指不定干出什么事来。
所以他也起了个大早,送大鸭梨去娘娘庙。
那几天倒春寒,冷风呼啸,寒气袭人,给这两口子冻得够呛。
走到半路上,见着一个卖茶汤的小摊子,一尺八寸高的大铜壶坐在炭火炉子上,顺着壶嘴“呼呼”
往外冒热气。
姜十五出来得太早,还没吃早点,想买两碗热茶汤暖暖身子,捎带着讨句口彩,借卖茶汤的小贩之口说句吉祥话。
烧香许愿的大多在乎这个。
怎知这个小贩拙嘴笨舌,不太会说话,只顾闷头沏茶汤,盛上半碗秫米面用温水调匀,壶嘴对准小碗,抓起壶把,将一股沸水注入碗中,撒上糖霜、桂花、葡萄干、青红丝,这就齐了。
茶汤本应十分浓稠,小铁勺插在里面也倒不了,可是刚出摊儿,大铜壶里的水尚未煮沸,头碗茶汤冲得稀汤寡水,小贩连说不行,手忙脚乱地重沏了两碗。
大鸭梨等得心里头直撮火,埋怨姜十五不该买茶汤,这不是给自己添堵吗?说什么也不肯喝了,气哼哼地要走,结果一不留神又把冲茶汤的大铜壶碰翻了,洒了多半壶热水,得亏没烫着人。
小贩不干了,拽着姜十五不让走。
姜十五无可奈何,赔了不是又赔钱,再没这么不顺的了。
两口子一路上怄着气拌着嘴,磕磕碰碰来到娘娘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