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她心里有数,要论这雕花的手艺,大厨房里的四个人里,恐怕要数姜曼容最好。
因为酒楼菜多用到雕花,而姜曼容又是跟着父亲从小在酒楼长大的,恐怕一点点年纪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帮着大人雕花了。
而她家做的是富贵菜,阮家标榜富贵人家的家常饮食,重视食物的本味多过外在装饰,因此阿俏平常从来不雕花,偶尔觉得一定要放个雕花才好看的时候,阮家就会有一名二厨出马,雕个红皮萝卜就成了。
所以阿俏在这一项上,完全不在行。
听见阿俏这么说,寇珍是睁大了眼,而姜曼容与吴晓梅对视一眼,都是松了一口气,觉得去了一名最大的劲敌。
一听说阿俏不会雕花,她们两人就都觉得阿俏在本轮考核中必输无疑,一定是出局了。
“这我可帮不了你了!”
寇珍放下手中的萝卜,带着惋惜的眼光看着阿俏。
阿俏咬了咬下唇,勉强笑了笑,冲寇珍摇摇头,说:“没事的,我再琢磨琢磨。”
饶是这么说,阿俏心里却始终如同压上了块大石头,烦闷不已。
她过去取了几只粗瓷小碗,分别将静观准备下的小菜一样样地盛在了小碗里,然后将那小碗盛在大大的瓷盘上,左看右看,却也始终没能看出什么门道来。
到了这时候,阿俏真的有点儿沉不住气了,她觉得气闷非常,索性推开大厨房的门,坐在厨房的门槛上,抬头望望望头顶上湛蓝湛蓝的一方天空,心里想:到底有什么办法呢?
适才静观师太说得很明白:每个人各自做一道小菜的拼盘,而且这拼盘要看上去美,并没有说要雕花。
可如果不雕花,怎么才能叫这拼盘看起来更美呢?
阿俏左思右想,始终都没能想到什么好点子,回头一看,只见厨房里寇珍已经用个红皮萝卜雕出了一朵芍药花,青皮萝卜摆在她手边,大约一会儿是要做叶子。
而寇珍身后的姜曼容更是厉害,只见她手中的一根红萝卜上,凤冠凤头凤身已经渐渐显露出来,雕工精细,那凤凰的模样简直活灵活现,惟妙惟肖。
姜曼容身旁,吴晓梅的水平大概与阿俏差不多,雕花刀都拿得不大对,她大约想要雕一朵花出来,可手里的菜蔬怎么看怎么像个铃铛。
阿俏真的有点儿想劝她你要不就真的雕个铃铛吧!
见了吴晓梅的架势,阿俏就知道,若要赶鸭子上架是肯定不成的。
她必须想出别的法子来。
于是阿俏别过头,望着西林馆的院落。
这是个非常传统的古典院落,院两侧是草地,尽头的土垄里种植着一排排的菜蔬,角落则种了一丛秋菊,金黄色的菊瓣刚刚卷开。
而院子中间正对院门是一条卵石铺就的小路,各种颜色的卵石深深浅浅,杂乱无章地排列着,却自然有一种凌乱的美感。
阿俏忍不住心想:我这是在哪里,是要做什么?
她定了定神,自己告诉自己,她这是在惠山后的一座尼庵里,想要通过考核,拜“云林菜”
唯一的传人静观师太为师。
这云林菜,源自元四家之首的倪云林,这倪云林,最是讲究疏淡简约的美……
对了,美!
说起菜式之美,再加上身处僧尼院,阿俏自然而然地又想起五代时候的尼姑名厨梵正,曾用各种食材合成《辋川图小样》,能使“菜上有山水,盘中溢诗歌”
,将摆盘之美发挥到了极致。
想到这里,阿俏豁地一下站起身,吃惊不已地望着眼前的卵石小径,那杂乱无章的各色卵石,在她眼中,仿佛成了一小碟一小碟腌渍菜式的样子。
她忽然有些灵感,可是那灵感稍纵即逝,又倏忽不见了。
阿俏赶紧转身,回到大厨房里,拿起属于她的那只大汤盘,然后将一只一只的粗瓷小碟取来,摆在她的白色大盘里。
阿俏看了看,始终觉得不满意,又回到院门口,呆呆地望着院中的卵石小路发了一会儿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