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也不知道军哥跟后厨那边咋安排的,飞龙汤、鹿唇、细鳞鱼、个头更大的对虾等满满一桌子的硬菜。
飞龙汤这玩意儿岳峰不算稀罕,秋冬打围,几乎每天都跟它打交道,家里基本上也没断过溜,隔三差五馋了就做一次。
鹿唇就颇有说法了,犴达罕的嘴唇,这可是正儿八经的山珍之一,地位跟熊掌不相上下甚至还略高一筹。
请...您....收藏_6Ⅰ9Ⅰ书Ⅰ吧(六九书吧!)
再说这细鳞鱼,哪怕在当时也绝对算得上河鲜了,蒜瓣肉,肉质劲道,厨子做的也好吃,比家常做法有不错的提升。
这些山珍河鲜也就罢了,当对虾上桌的时候,小涛再次被震惊到了。
啥叫对虾,就是一斤称一对两只的虾。
一只半斤重,想想个头得多大。
比中午吃的海虾又大了两个号。
小涛这个土鳖跟着岳峰出来,可算是长了大见识了。
相比之下,见识过后世物质充裕年代的岳峰,表现的倒是蛮淡定的,吃饭时候的沉稳状态让叶建军颇为意外。
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晚上哥仨干了一斤半高度白酒,回招待所宿舍又喝了会儿茶,军哥跟小哥俩就各自分开了,明天一早就出,逮鹰去。
等叶建军走了,岳峰拿着他带来的纸质地图研究了起来。
松江主河道、鹰屯、洄湾平原湿地、机场驻地、周围地势略高的山头儿等地方,好似电子版地图似的,在岳峰的脑海中慢慢的完善浮现起来。
经过一番研究,岳峰心中有了初步的计划,跟小涛哥俩打水洗了脚丫子,随后就各自上被窝,拉灯休息。
另一边,距离岳峰住的招待所不远的另一排招待所宿舍里,灯火通明。
训鹰‘高手’李文哲,正蹲在床边的椅子上,架着鹰照灯花呢。
照灯花也就是熬鹰,想要训大鹰的话,熬鹰属于必须要走的流程,这架普通豆黄大鹰从下网到现在,已经熬了七天了。
看到这可能有人会疑惑,之前岳峰熬大鹰的时候,熬七天过去,鹰早就能跳拳甚至溜子都喊十米远了,为啥这个李文哲,摆弄一架普普通通的豆黄鹰,一周了鹰却还那么生。
这里就不得不说了,核心技巧就那么多,影响结果的,好多时候都是其中的细节。
李文哲虽然喜欢吹牛逼,但确实摆弄鹰的年头不短了,当初跟着他爸学训鹰的时候,就学了个一知半解,根本就没有把手艺学透。
这熬鹰期间,晚上照灯花,白天也是不能偷懒的。
最好的策略是白天去架着大鹰闯脸,昼夜不停,人歇鹰不歇,早些年某些训鹰的狠人,更是单人架鹰,鹰不出活,不下胳膊。
而李文哲呢,白天架鹰闯脸的强度,明显低于正常水平。
晚上确实没偷懒,但白天闯脸不当回事儿,偶尔懒得出去,就在家里甚至屋里坐着椅子架着鹰。
这一个小细节,就导致同样一架鹰,经李文哲的手训出来鹰的时间进度,要比其他人至少慢两到三天。
闯脸闯不透,鹰干活儿就会滑头,只能通过更狠的抠膘(降低出猎体重)来寻求平衡。
出猎倒是也能勉强出猎,但是这样训出来的鹰体力储备差,实战挥出来的能力要打明显的折扣。
就这么一个小细节,就让李文哲的训鹰手艺,只能马马虎虎算个二流。
岳峰开玩笑说他水平都不如小涛,这可一点没吹牛逼,单论训鹰各个环节的手法要点,小涛跟着岳峰耳濡目染学到的本事,都比李文哲这个训鹰‘高手’要强不少呢。
(本章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