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原本一些对中方不利的条款被修改,最终形成了更为平等的监督机制。
对于前线士兵来说,这场战斗同样留下了深刻印象。
美军一位参与战斗的炮兵军官在回忆录中写道:"那15分钟的反击火力,让我们对对手有了全新的认识。
他们的反应速度和火力协调能力,远超我们的预期。
"
这场战斗的影响甚至延伸到了战后的军事理论研究领域。
军事专家们特别关注志愿军在这场战斗中展现出的快速反应能力和火力控制水平。
一些具体的战术,如预先设置备用阵地、分散部署火力点等做法,后来被多个国家的军队借鉴。
在历史记载方面,这场战斗也有其特殊意义。
它是朝鲜战争中最后一场规模较大的炮战,标志着这场持续三年的战争终于画上了句号。
美军和志愿军的战地记者都详细记录了战斗过程,这些第一手资料后来成为研究这段历史的重要依据。
战后几十年间,参与这场战斗的老兵们经常在回忆中提到那个不平凡的夜晚。
一位志愿军老战士在1993年接受采访时说:"那天晚上的炮声,就像是战争在用最后的怒吼告别。
当22点的钟声响起时,我们知道,一个时代结束了。
"
当天,美空军还一下子往中国领空派了324架次战机,明摆着不是闹着玩的。
他们这么明目张胆地飞进中国东北部的领空,虽然没直接动手,但气氛立马就紧张起来了。
美国空军的4架“佩刀”
F-86战斗机也出动了,从韩国基地起飞,直冲中朝边境那边的中国领空。
这场冲突是由美军的约翰·拉尔夫上尉造成的,他是美国空军第335中队的优秀飞行员,在得知《朝鲜半岛停战协议》即将生效的时候,拉尔夫是非常愤怒的。
因为拉尔夫成为飞行员至今,已经击落了敌军的九架飞机,只要再成功击落一架敌机,他就能成为美军的“双料王牌飞行员”
,取得更多的荣誉。
正因为如此,拉尔夫绝对不甘心自己就止于此步,他想要找机会在协议生效前再击落一架飞机。
这时候,一架从大连飞来的伊尔-12客机,正好路过吉林省桦甸上头,结果就被那4架“佩刀”
给盯上了。
这事儿可不简单,因为伊尔-12虽然是民航机,但其实是负责去运送苏联太平洋舰队的官兵和军医的,而且这架客机的前身是运输机,所以此时飞机的机身上并没有任何民航的标志。
再说说苏联那边,伊尔-12那架大飞机本来是要好好飞一趟吉林的,结果就因为一个上校迟到了15分钟,搞得整个行程都乱了套。
这上校啊,居然是因为私事耽误了,机长气得不行,直接就把他给“扔”
机场了。
结果呢,这位上校反而因祸得福,没上飞机,躲过了一劫。
伊尔-12刚飞没多久,苏联在旅顺的雷达站就发现了四个不明飞行物,值班员心里头直打鼓,琢磨着是不是美国佬的飞机。
想着快停战了,他就没急着告诉伊尔-12的机组。
这一犹豫,就成了悲剧的开头。
美国的战斗机小队正好在附近转悠,拉尔夫在发现伊尔-12客机以后,便将它当成了自己此次的目标,与同行的其他三架美军战机对伊尔-12客机发起了进攻。
这一打可不得了,伊尔-12挨了好几枪,最后一头栽在了猫耳山,机上好多人都没能回来。
在击落目标以后,拉尔夫驾驶着自己的战机心满意足地回到了基地,他认为自己这次又立下了一功,很快就能得到“双料王牌飞行员”
的称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