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然而,这次攻击依旧未能成功。
天亮前,美军H连恢复阵地。
美军I、H连仅伤亡79人。
打了一晚上没啃动美军后,58师错误判断,认为下碣隅里的美军有1万余人。
随后,第58师开始撤退,悄然脱离战线。
黎明时分,暴风雪早已不知何时悄然止歇。
凝视着眼前辽阔而空旷的雪原,回头望去,战地救护所内满是痛苦哀嚎的伤员。
经过一夜激战的美军官兵感到庆幸,难以想象昨晚竟然发生了如此惨烈的战斗。
阵地余烟袅袅,本来洁白雪原被炮火、硝烟、鲜血、腐炭污染,斑驳难看。
如此场面沉浸彻骨酷寒,正将昨晚的战争与死亡,塑造成一个惨淡清晨的碑刻。
北风凄厉,阵亡者遗体为严寒冻结,依然是他们最后战斗的姿势。
在这般严酷的寒冬和惨烈的战斗中,长津湖战区的美军官兵,在一夜之间,意识到兵临绝境。
然而,由于未接到撤退的命令,他们只能坚守在柳潭里的阵地上。
战后,第20军在检讨中写道:
“第58师未能完成歼灭下碣隅里敌军的任务,主要是由于在战斗组织、指挥和战术指导上存在严重失误。
主力过早投入,攻击点选择不当,加之通信联络不畅,导致江东与江西无法协同作战,最终被敌人各个击破。”
这场战斗中,一线部队指挥员伤亡严重,这既体现了他们身先士卒的崇高精神,同时也暴露出部分指挥员过于专注个人杀敌,未能充分履行指挥职责的不足。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根据第58师战后检讨的总结:“此次战斗中,许多指挥员只依靠个人的勇敢,未能履行指挥员应有的职责,亲自冲锋在前,却忽视了对部队的统领,结果导致指挥员伤亡比例过高,部队失去指挥,陷入混乱,从而削弱了整体的战斗力。”
11月29日清晨,陆1师师长史密斯发出指令,命令驻扎在下碣隅里以南18公里处古土水的联军陆1师第1团组建一支特遣队,火速前往增援下碣隅里。
就在这一天,美军第1陆战师主力与第7师第31团战斗队,共计1.8万人,已经在长津湖地区被志愿军第9兵团包围。
美军部队被分割成五个部分,分别被包围在柳潭里、德洞山、新兴里和下碣隅里四个孤立据点内。
长津湖地区第1陆战师主力被分割包围的消息迅速在美国政界和社会各界引发了强烈震动。
作为美军的王牌部队,第1陆战师一直被视为精锐中的精锐。
如果他们在长津湖战役中全军覆没,对美国而言,这将是一场难以承受的巨大灾难。
这一天,史密斯师长已获得麦克阿瑟和阿尔蒙德的批准,可以指挥撤退。
他着手策划撤退行动,并分析柳潭里和下碣隅里的战况。
他推测,中国军队可能缺乏足够战力和后勤补给,来维持纵深冲击。
因此,他决定利用这一优势,依托下碣隅里据点和机场,制定一个的全面撤退计划。
29日上午,史密斯召集联合指挥部的幕僚、参谋和军官们召开会议,共同探讨撤退计划。
在会上,史密斯对大家郑重承诺:“孩子们,我一定会带你们安全撤离。”
随后,史密斯在此次作战会议中发布了三项作战指令:
首先,是重新夺回东丘的制高点;
第二,需加快扩建下碣隅里机场的步伐;
第三,要求分散在长津湖地区的美军陆战1师及第7师麦克劳恩战斗群等各部队,立即向下碣隅里集结,准备从长津湖地区进行全面撤退。
会议刚结束,美军就立即集中力量,向坚守东丘的志愿军第172团各营、连的阵地发动了猛烈攻势。
当日,战场笼罩在严寒之下,山头遍布冰层,极端气温与复杂地形,使双方地面行动都变得艰难无比。
激战持续至黄昏,坚守东丘各高地的志愿军第172团各部虽然失去与团、师指挥部联系,但是他们在粮弹告绝,伤亡惨重之下,却数次击退优势美军的进攻。
第172团的阻击作战中,出了一位新中国首位特等功臣,特级战斗英雄,他就是杨根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