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这些准备工作在美军发动突然袭击前就已经完成。
当美军的炮火覆盖志愿军主阵地时,大部分武器装备和人员已经转移到了安全地带。
一位当时在现场的志愿军战士李德山回忆说:"我们早就接到了转移的命令,当时觉得指挥部太谨慎了,现在想来,正是这种谨慎救了我们。
"
志司的预判完全正确。
在停战前夕,志司就专门派出了侦察小组监视美军动向。
侦察小组发现美军阵地异常活跃,大量炮兵在调整射击诸元。
这些情报及时传回了指挥部,为后续应对赢得了宝贵时间。
在美军开始轰炸后,志愿军各部队严格执行了"隐蔽防御"战术。
第15军的重机枪和迫击炮阵地采取了分散部署,即使美军的炮火再猛烈,也无法同时摧毁所有火力点。
通讯员们则利用预先埋设的备用电缆,保证了指挥系统的畅通。
当时担任排长的张志远在战后的回忆中提到:"美军的炮弹像下雨一样落下来,但我们的准备工作做得很充分。
每个战士都知道自己的位置,都清楚该怎么做。
"
在整个轰炸过程中,志愿军展现出了极强的战场纪律性。
即使在如此密集的炮火之下,各部队依然保持着严整的战斗队形,没有出现任何混乱。
这种高度的组织性,为随后的反击战打下了坚实基础。
第15军军长秦基伟通过电话向各团下达了明确指令:"等待反击命令,未经允许,任何部队不得擅自还击。
"这个命令得到了严格执行,使得美军误以为己方的轰炸取得了预期效果。
当美军的炮声逐渐平息时,志愿军各部队已经完成了反击准备。
大量火炮悄无声息地调整了射击诸元,只等总部一声令下。
此时的时间是21时44分,距离停战协议生效还有16分钟。
21时45分整,志愿军总部发出了反击命令。
一声令下,原本寂静的志愿军阵地突然爆发出排山倒海的怒吼。
数百门火炮同时开火,形成了一道密集的火力网。
这次反击行动由志愿军第15军主导,同时配合了邻近的第12军和第20军的部分火力支援。
志愿军的反击火力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
第一梯队是由122毫米榴弹炮群构成的远程火力打击,负责轰击美军的指挥所和后勤补给线。
第二梯队由76.2毫米山炮和57毫米反坦克炮组成,专门对准美军的炮兵阵地。
第三梯队则是由大量迫击炮和重机枪构成的近距离火力网,重点打击美军的前沿阵地。
这场反击的特点是火力集中、精准打击。
志愿军炮兵部队早已掌握了美军重要据点的精确坐标。
在第一轮齐射中,就有多个美军炮兵阵地被直接命中。
美军第一军团的火力指挥中心遭到了严重破坏,导致他们无法有效组织防御。
当时在现场的志愿军炮兵连长王继福回忆说:"我们的第一轮齐射就打得很准,美军的炮兵阵地上腾起了一片火光。
他们显然没想到我们能这么快做出反应。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