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志愿军发现构建于岩石之下的坑道洞库最坚固,而在夯实的土层下开挖的土洞库则抗打击力不够。
在开城附近的平原地带,志愿军的坑道土洞库虽能抵挡凝固汽油弹的攻击,但在雨天却很容易漏水坍塌。
技术人员又为这些地下仓库设计了标准型排水系统。
在山区地带,废弃的矿洞是建造仓库的理想场所。
位于楠亭里附近的一个矿洞修整后可储存600车皮弹药。
1951年5月8日该仓库在一次空袭中遭受美军飞机368架次的攻击,未有任何损失。
在坑道里长期生活绝不是一件浪漫的事。
在美军持续不停的炮击和空袭下,志愿军部队往往要在黑暗的坑道内隐蔽数周时间,在这种情况下,“最大的问题就是很多天无法见到阳光”
。
因此怎样对付洞中的黑暗就成为志愿军的大事。
战士们把手边所能找到的东西都改造为油灯,如在搪瓷碗、茶缸、罐头盒、炮弹壳等容器内加上一条棉花搓成的灯芯,灌满豆油,就成了灯。
在长60米的坑道内至少需8盏油灯,30盏油灯足可照亮一整条地下通道。
然而一个营的部队平均要把守16条堑壕和坑道,每月需200千克食油才能确保油灯持续燃烧,每个军每月则需要50吨。
志愿军本来就没有足够的食油用于部队伙食,更不用说照明了。
到了夏季,志愿军战士待在闷热的坑道内饱受缺水的煎熬。
三八线一带的水源地都远离部队的坑道,却距美军阵地较近,而美军火力封锁严密。
志愿军后勤部队竭力为坚守部队提供饮用水和水果。
在1953年上甘岭战役的坑道战阶段,志司专门强调:“谁能送进坑道一个苹果,就给记二等功!”
为缓解水源压力,部队开始在坑道内修建贮水池和水槽,并趁着冬季封河从江面上切割大量冰块,储存在地下冰库内。
志愿军在坑道作战中也借鉴了一些运动战的模式,即“太阳是美国鬼子的,月亮是志愿军的”
。
由于志愿军缺乏空中支援,因此所有作战行动都在夜间实施,白天则隐蔽在深深的黑暗之中。
但在缺乏日照的情况下,战士们大都染上了严重的维生素缺乏症。
食物几乎全都是炒面,而且无法在白天进行户外活动,由此缺乏维生素H,造成许多战士患上慢性夜盲症,晚上经常需要几个人手拉着手,摸索着上岗,作战大受影响。
这种情况引起了志愿军后勤部门的警觉。
他们紧急调运了大量花生、黄豆、蛋粉和猪肝,但是“因为数量少,部队多,一时难以奏效”
。
后来朝鲜老百姓为志愿军提供了一种通过复杂蒸馏过程提取的专治夜盲症的草药,名为“松针汤”
。
“松针汤”
不加糖时极为苦涩,但饮用一周后可恢复夜间视力。
我国还运来一大批鱼肝油,才使前线战士治好了夜盲症。
1952年8月4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常务委员会:“吃的问题,也就是保证给养的问题,很久不能解决。
当时不晓得挖洞子,把粮食放在洞子里。
现在晓得了,每个师都有3个月粮食,都有仓库……”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从实际效果来看,能攻能守的地下坑道和交通壕体系已具有战略意义。
这一切,是中国士兵用双手干出来的,一个连队一个月就常常凿秃上千把钢凿,将几百把十字镐磨成锤子一样的铁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