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到17日凌晨5时10分,部队占领了砧桥以北的上南里、严达洞附近高地,成功切断了通往县城的公路。
该营刚刚进入阵地,韩军南撤的部队便出现在面前,发现退路已被切断,不得不再次撤回。
11时,第242团全体成员已抵达砧桥地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该团因此荣立集体三等功,先头营被授予“穿插战斗模范营”
称号。
第20军插入五马峙,第27军攻占砧桥,均按时抵达预定地点。
这两支部队始终遵循“宁可拼杀出一条血路,也不绕行爬山”
的原则。
面对敌人时,他们宁愿奋力冲破封锁,也避免耗时耗力地绕山而行。
在穿插过程中,部队始终保持随时战斗的准备,一旦出现状况,立即按照遭遇战的方式应对。
遇到小股敌人时,不做停留,派少量兵力进行警戒或驱逐;若遇到较大情况且无法绕行,则用部分兵力牵制敌方,主力仍继续向目的地推进;如果前方被阻挡、两侧无路可走,就集结所有火力,拼尽全力猛攻猛冲突破。
在穿插行动前,部队进行了彻底的轻装整理,除了携带枪支、弹药和作业工具外,每名士兵只携带一块雨布和一双鞋。
然而,仍然调配了一部分人员,尽量多地携带伴随火器的弹药。
每个连队的火器弹药携带量如下:
60毫米迫击炮配备20发弹药(5人操作),90毫米火箭筒配备10发弹药(6至8人操作),美式重机枪(重量20公斤)配备600至800发弹药(5人操作),苏式重机枪(重量45公斤)配备600至700发弹药(6人操作)。
营级火力除配备迫击炮和五七无坐力炮外,还通过驮载与人力搬运相结合的方式,携带2门山炮随队前进。
在纵深作战中,这些武器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第20、第27军部队展开迂回穿插的同时,与其协同作战的人民军部队也按计划展开了行动。
第5军团第6师第1团于17日清晨攻占了县城以北的贵屯里,随后在白天持续行进,并于当日13时30分抵达镇东里南山,成功切断韩军向东南撤退的路线,与第20军的迂回部队完成会合。
中朝联司对该团的出色表现还专门发出通电嘉奖。
第20军、第27军以及人民军第5军团第6师顺利完成穿插,形成了对内、对外的双重正面合围,对韩军在县里的包围圈造成了极大影响,显着推动了战役的进展。
然而,此时的包围圈仍然不够完整且不够严密。
由于人民军第2军团绕道太远,加之雪岳山的阻隔,行军受阻,未能按计划在坊内里和梨岘与第27军合围。
在这样的情况下,要实现歼敌的目标,一方面必须继续完成外层包围,确保将预定的歼灭对象封锁在一个大包围圈内;另一方面则要在战术上进行小规模的分割包围,分头截击各部韩军,既防止其分散逃脱,又不让他们重新靠拢形成新的防线。
根据彭德怀的指示,宋时轮命令各部队迅猛出击,按照既定计划快速突入、猛烈打击,精准完成包围任务,力争在拂晓前后摧毁敌方指挥部和炮兵阵地,为白天的作战创造有利条件。
此时,韩军在县里地区的防线已濒临崩溃。
战后,美军以韩伪3师和伪9师在县里地区的失败为例,指责韩军作战能力不佳,并因此取消了第3军团的番号。
对此,韩方人士颇有不满,认为虽然韩军确实未能抵挡住中朝联军的攻势,但美军第10军在邻近地区的表现也难辞其咎。
由于该军与韩军第3军团的作战分界线划分不当,加之该军指挥的韩伪5师和伪7师阵地首先被志愿军突破,最终导致县内韩军侧后受围,陷入了中朝军队的“口袋”
之中。
韩国战史记载,当美军第10军防区内的韩军第7师主阵地被突破,部队被打散时,第3军团参谋人员曾向刘载兴军团长建议:与其被动等待中国军队的进攻,不如主动将第3师和第9师从县里一带撤退至上南里一线。
刘载兴将这一建议上报至韩军陆军总部,并请示了拥有作战指挥权的美军第8集团军司令部。
得到的答复却是:“无论发生任何情况,绝对不允许撤退。”
范佛里特的决心是坚守阵地,绝不允许韩军在战斗中轻易后退。
据称,当日美军第10军还向刘载兴报告称,其左翼的韩伪7师“依然在顽强战斗”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