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而前线的韩先楚副司令员对此也持相同看法。
“这仗你们到底还打不打?”
整个场面瞬间陷入了沉寂。
解方思索片刻后说道:“我再仔细想了想,确实有其道理,考虑得也十分周全。”
解方这番话并非随风转舵,而是有着自己的深思熟虑。
当时,已经有情报显示美军计划在中国军队的后方进行大规模登陆行动。
如果情报属实,几十万大军正在准备正面作战,转向应对将极为困难。
大将军的战略意图是抢在美军登陆之前发起进攻,彻底粉碎他们的登陆企图,决不允许美军在我方侧后开辟新的战场。
洪学智开口道:“该打还是要打的。
我们作为参谋,职责就是提出建议,供您参考。”
邓华也说道:“我们是这样认为的,是否采纳由您决定。
您一旦做出决定,我们一定坚决执行。”
面对统帅的坚定态度,负责参谋工作的将领们在激烈争论后,只能表示由统帅决定最终作战计划,各大兵团誓言坚决执行。
几年后,他承认:“洪学智的意见是对的。”
当时参会的宋时轮、洪学智、解方、邓华、韩先楚等人皆为久经沙场的名将,而在涉及整场战役中成千上万战士生死存亡的关键问题上,他们之所以选择妥协,主要基于两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如果选择将敌人引入而不是主动向南出击,那么一旦美军进行侧翼和后方的登陆,形成前后夹击,志愿军几十万大军即使想调头也会非常困难,更遑论对敌军进行有效的围堵打击。
第二个原因是军中普遍弥漫着轻敌的情绪。
抗美援朝战争进入第二年时,中央军委摒弃了以往每打一仗便休整一次的传统策略,转而采取轮番作战、轮番休整的新战术。
新鲜部队源源不断地补充入朝,大量苏式武器相继换装,后勤辎重保障的人员数量也迅速增加。
这一切使得朝鲜战场上的官兵们产生了一种错觉:前四次战役在弹药短缺、粮食不足的情况下都能取得辉煌战果,如今第五次战役的保障条件远比以往充足,击溃美军似乎已是板上钉钉的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全军上下弥漫着轻敌的心态和急于作战的氛围,对美军的变化却一无所知。
当时我军流传着这样一句话:“美国人的防御如同鸡蛋壳,外表虽硬,但戳破之后便是空的。”
因此,我军深信只要能突破美军的正面防线,胜利便唾手可得。
轻敌情绪泛滥、急切渴望作战,而对敌情一无所知,第五次作战就在这样的背景下拉开了序幕。
1951年4月初,“联合国军”
再度越过“三八线”
,并计划在中朝人民军队的侧后方实施登陆作战,配合正面攻击,试图将战线推向平壤和元山一带。
4月15日,第3兵团和第9兵团的两个军(第20军、第27军)刚抵达集结区域,尚未来得及整顿便接到命令,立即开赴进攻出发地。
根据志愿军总部的命令,各参战部队必须在18日前进入攻击准备位置,并于20日前完成所有准备工作,计划于21日或22日黄昏发起战役反击。
战役发起时间的提前,直接导致了准备时间的缩短,许多方面因此准备不足,而这些不足在战役进程中必然会逐步显现。
志愿军最终确定第五次战役的发起时间为1951年4月22日,正因此,第四次战役的结束时间也定在了4月21日。
1951年4月11日,麦克阿瑟被解除职务,其继任者为时任第八集团军司令的李奇微。
而接替李奇微担任第八集团军司令的,则是后来因“范弗利特弹药量”
广为人知的范弗利特。
一边是新官上任、气势汹汹的美军,另一边是增援了六个军,蓄势待发准备反击的志愿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