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增援进入下碣隅里。
虽然德赖斯代尔特遣队遭受重创,但其精锐,400名作战队员完成了上级交给的任务,成功到达下碣隅里,为此后几天下碣隅里保卫战的成功提供了可靠的保证,使得整个战局逐渐向有利于联军的方向发展。
德赖斯代尔特遣队虽然完成了任务,但是代价却是非常大,特别是将非战斗人员与物资列入特遣队,使之成为步兵的累赘,不能不说是一个败招。
里奇中校立即将增援部队中的陆战1团G连调到东丘正面,替换了在那里构筑防线的勤务兵、通信兵以及麦亚斯的乌合之众,在东丘山脚下下和西坡上建立起了一道比较像样的防线。
而随G连一同到达的英41突击队的主力则被里奇布置在下碣隅里镇内,担任预备队。
这支美军部队非常重要,为后来美军守住下碣隅发挥了重要作用。
夜幕降临,风雪骤然停歇,明月高悬,星光寥落。
陆战1师派出去的韩国便衣侦察兵回来了。
他们伪装成平民,察明了志愿军58师的集结地点。
美军随即派出了夜航飞机,在引导照明弹的协助下,对东丘及其周边的多条道路和村庄进行了侦察和轰炸。
当时,第58师正准备发动夜间袭击,作战部队已在下碣隅里周围埋伏、部署并进行调动。
美军在地面特工的指引下,发射了照明弹,照亮了整个战场,发现志愿军人数众多,随即美军出动所有夜航飞机,对下碣隅里周围地区,进行了多轮覆盖式的大规模轰炸。
1950年11月29日夜间,美军战机进行的轰炸持续了一整夜,这是在长津湖战役期间,美军首次派出机群进行的大规模轰炸。
遇此空袭,第58师不得不放弃当晚的进攻计划,隐蔽起来。
这次轰炸给予58师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为夜间总攻而进行的集结行动,在严重的空中威胁下被迫终止。
只有173团在后半夜对H连和I连的阵地进行了一次规模比较大的试探性攻击,但经过短暂交火,进攻不久就停止了。
这样,下碣隅里美军度过了基本平静的一夜。
志愿军减缓了攻势,美军则加快了部队的收缩行动。
11月30日,德赖斯代尔特遣队中的陆战1团G连再次反攻东丘,未果。
这时,美军陆战1师第1工程营的一部分,以及美军第31团团部和坦克连,共约300名士兵和16辆坦克等部队,陆续撤回下碣隅里。
就此,美军在下碣隅里的防御力量得到了显着提升,无论是兵力还是火力,都已经超过了志愿军第58师。
此时,仅靠58师的兵力已完全不可能夺取下碣隅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11月30日入夜后,乌云在下碣隅里上空重新聚集起来。
月亮不见了,下碣隅里又陷入一片黑暗和寒冷中。
志愿军再次对下碣隅里发动大规模夜袭。
58师的进攻方案为:
172团和173团仍按28日夜的进攻方向,分别向东丘正面和下碣隅里南面、西南面出击。
原为预备队的174团在这一夜也投入战斗,和173团一同冲击下碣隅里南面、西南面。
这样,志愿军172团就将面对美陆战1团3营G连和美7师31团坦克连的阵地,173团和174团则将面对美陆战1团3营H连、I连的阵地。
从这样一种配置中,可以看出58师已经下了全部血本。
58师以陆战队的H连和I连为主攻对象,用两个团从这里进攻,决定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将其击破,从这里彻底摧毁下碣隅里环形阵地。
由此,第58师三个团的进攻方向就全部撞在了三个美陆战队步枪连的枪口上。
陆战1团G连、H连、I连是美军在下碣隅里仅有的三个步枪连,其防守的地段也是整个环形阵地最为坚固的地方。
战事至12月1日天亮后结束。
经过11月28日夜和30日夜对下碣隅里的两次猛攻,58师的减员数量在6500人左右。
其中,有1500人战死,包括被敌军地面火力打死、死于空袭、冻死;近5000人被地面敌对火力、空袭击伤或被冻伤,大部分是冻伤。
剩下的官兵们也都冻得发僵,又累又饿,不少士兵三天没有进食,携带的弹药也消耗殆尽。
58师全凭极度顽强的信念坚持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