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志愿军在寒冷的旷野中奋战,粮食和弹药耗尽,体力不支,已难以承受最后的进攻。
而且,也缺乏无线电通讯设备,无法及时调整作战计划,粮食和弹药又无法得以补充,只能眼睁睁地错失战机。
截至11月29日凌晨2点,第172团和第173团的攻势相继受挫,伤亡惨重,战况陷入僵持。
第20军第58师决定派遣预备队第174团,发起最后一轮攻势,力图赢得最终胜利。
志愿军调集兵力,迅速转向下碣隅里机场,发起了猛烈的攻势。
下碣隅里战斗已进入到白热化阶段。
此时此刻,双方官兵在茫茫雪原上往返厮杀,激烈鏖战,枪炮拽光明灭闪烁,死亡与酷寒密布于深邃、幽暗而又无休无止的漫天风雪夜,血腥、冷酷至极。
美军依托强大的火力网顽强抵抗,然而志愿军战士毫不畏惧,不顾生死,一次次向美军阵地发起冲锋……
战斗与前一天柳潭里的初次交锋相似,志愿军如潮水般的猛烈攻势,总是被美军密集的火力网阻挡在阵地前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但志愿军依旧顽强无畏,在稀疏的机枪和迫击炮火力掩护下,不断地发起一波又一波的进攻,势不可挡,一波一波,无休无止。
在连续顽强的进攻下,志愿军最终凭借轻武器,摧毁了结合部的坦克,一度突破了美军在下碣隅里机场的防御圈,冲上机场跑道,并与正在施工、备战的美陆战1师工兵连,展开了激烈的混战。
此时,美军在下碣隅的兵力已然耗尽,只能动员约50名通信兵、工兵营指挥所的后勤人员等,组织反击,试图封堵突破口。
美军局势变得危险起来。
志愿军如潮水般展开攻势,迅速向机场纵深推进,丝毫无视美军的零星抵抗。
与此同时,作为志愿军的主要支援火力,60毫米迫击炮和重机枪,伴随步兵冲锋前移。
美军在环形阵地上匆忙堆放的弹药和油料,裸露在外、堆积如山,已处在志愿军迫击炮的射程范围内。
一旦遭到攻击,即便只有一发炮弹命中,都会可能引发一场震天动地的大爆炸。
这对美军来说,是极其可怕的情况。
如果志愿军确实对这些物资发起了袭击,那么在很大程度上,长津湖战役的战史将因为这场大爆炸,而不得不重新书写进程。
战后,史密斯回忆起长津湖的激烈战斗,心中充满忧虑的同时,也暗自庆幸美军能够避开这场劫难。
29日凌晨3时后,下碣隅里战斗进入到最激烈、最关键的时刻,可能是因为战事激烈,也可能是因为志愿军太渴望得到这批物资补充,未对美军物资进行袭击,忽略了这一战机。
与此同时,美军集中火力和兵力,先后对志愿军的主要攻击目标——机场、东丘、京下里小村等地,发动了又一轮猛烈反击。
在机场战事僵持的关键时刻,下碣隅的美军指挥所内,参谋、文员、工兵和驾驶员等纷纷武装起来,对志愿军展开了反击,进行近战,甚至发生了肉搏战。
美军的战斗意志顽强,士气高昂,几乎可以与志愿军媲美。
在激烈的战斗中,美军再次凭借其夜视设备的优势,掌握了夜间作战的主动权,通过猛烈的火力压制,迫使志愿军后续部队后撤,致使最早冲上跑道的志愿军官兵,成为孤军。
这支志愿军部队,经过顽强奋战,最终全体壮烈牺牲。
随后,美军立即展开了对机场的抢修工作。
时间飞逝,黎明已悄然逼近。
对于志愿军来说,没有空中掩护,失去黑夜便等于丧失了战机。
因此,志愿军必须在天亮前抓住最后的时机,继续展开突击,力求尽快解决战局。
经过持续6、7个小时的激烈交锋,志愿军的粮弹几乎耗尽,伤亡惨重。
虽然仍在奋力进攻,但实际战斗力已逐渐减弱,攻击显得越来越无力。
这时,交战双方都在全力以赴,进行天亮前的最后的搏杀。
不过,志愿军受制通信不畅、粮弹短缺,兵力优势难以发挥。
同时,占据美军受暴风雪影响,以优势的地空远程火力援助战场效率极低。
更为凶险的是,就在双方激战的这天,寒流持续袭击盖马高原,长津湖夜间气温跌落零下40度以下,如此酷寒天灾威胁,使得交战双方既要疲于激战,又要与大自然搏杀,为风雪灾民,遭遇数量极大的非战斗减员,都是处境非常艰难。
天亮之前,双方都将预备队投入战场。
11月29日拂晓,6时,第58师集结约1500人,以营连为单位,发起了这次突袭的最后一轮冲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