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突然发现“长征路上”
这个标题好大,不说要写多少章节,从34年10月长征开始到36年10月结束,时间跨度长达两年,这要是合并到一个章节里……这是章节名,还是书名啊?所以本章改个名字叫“长征开始”
)
魏承恭交代完这段时间想明白的事,就去睡了——由于他是突然到来的,部队之前并没有准备他的铺位,陈帅不得不把自己的铺位让了出来——就是在柴草堆上铺一床线毯,再盖一床薄被。
以现代的标准来衡量,魏承恭是一个很能吃苦的人——毕竟在根据地跟红军一起呆了几个月,虽然受到了照顾,但是以根据地的条件,再要怎么照顾又能照顾到哪里去?不过之前好歹算是在后方,再是怎么艰苦,床板、破垫絮好歹还是能保证的;现在则是在行军中,能够不受干扰地睡上一觉安稳觉就不错了,那还顾得上舒服。
时间正是九月初(阴历),夜里还不太冷,不过已经能感受到凉意了。
身上的被子比空调被厚不了多少,背着行军倒还是非常方便,可是要说御寒……魏承恭摇摇头。
开始考虑要不要给红军战士们买一些睡袋。
当然,这个念头也只是转了一下就过去了,除非自己能一下子为整个红军换装,否则那东西拿过来,红军估计也不敢用——容易造成内部矛盾。
而为整个红军换装谈何容易?原史中,红军长征的时候在根据地留下了1.6万人,现在红军留下的人数没有这么多(因为战术的改变,以及装备和医疗水平的提高,红军从四月份开始的战斗中,伤亡率大大降低,这让红军得以保存了大量的老兵精兵,在队伍人员数量没有大的变化的情况下,战斗力有了极大的提高,最重要的,这种老兵对红军的认同感以及革命意志远不是临时“扩红”
的新兵能比的——不容易出现逃兵。
至于留下的人员,则主要是留下了入伍时间短,乡土观念比较重的人,现在这类战士在红军中的比例没有那么大,人数当然没有原来那么多——不过战斗力还是比较有保障的,特别是军委直属的特勤大队一分为三,中央只带走了陈赓兼队长的一中队,倒把二中队和三中队给陈、项和粟、顾留了下来),也有大几千人,就算每个人一套保暖内衣(这应该是最轻而又最高效的保暖装备了),自己也要来回跑几趟。
不过,自己可以少量为女同志们买一些,无论是游击队这边还是中央那边——贺大姐这时候还怀着身孕呢。
“红军这时候,真的是什么都缺啊——我还能做些什么呢?”
————
当魏承恭沉沉睡去的时候,陈帅就着微弱的灯光,还在写信。
信是写给粟大将军,顾作霖政委他们的,一来是把魏承恭提的建议都在上面说明了;二来,则是通知粟将军过来拿补给。
倒不是发扬风格,关键是不能引起基层战士们的疑心:魏承恭头天出现在这屋子里,之后就从这屋子里往外搬东西,傻子也该知道这里面有问题了。
工作告一段落之后,陈帅又复检了一遍信件(为了预防信件万一落入敌人手中,很多内容写得比较隐晦),确定没有差误了,这才把通讯员叫了过来,把信发了出去。
交代好工作,陈帅打着灯又进到里间,仔细检查了这一次魏承恭带过来的这些物资。
检查了一遍没有问题之后(当然不可能有问题。
陈帅也不过是借着检查的名义在盘点这些红军游击队的家当罢了——就像辛勤的老农民添了条大黄牛,又像是待嫁的大姑娘刚置上新衣裳,总忍不住想要瞧瞧,看看),陈帅搬了一把竹椅到院子里躺下,看着天上的星星,一边看一边打心眼儿里高兴。
“现在就计划36年的战略似乎还有些早(注:陈帅这词出在1936年夏天,词中又有“粮食封锁已三月”
的词句,可见这个粮食封锁策略开始于1936年春)。
不过,如果对手直到1936年才开始这种策略,那就说明,这之前敌人就算有封锁,封锁力度也不会很大。
那么敌人为啥子会改变策略呢?不消说,一定是发现用“清剿”
之类的办法行不通,这才不得不用这样的绝户计。
功高无如救驾,计狠莫过绝粮,白党为了消灭我们,当真是无所不用其极了。
嘿嘿嘿,他们做梦也想不到,我们有小魏在,提前就开始计划‘救驾’的事情了。”
这种事事料敌先机,“你还没做初一,我连十五都做了”
的感觉实在是太好了。
想想常凯申精心设计的封锁策略执行个一年半载,却发现全然无用,依然不断接到“某地马(列)匪依旧猖獗”
,“某处被匪军袭击,损失惨重”
的报告,气得火冒三丈又毫无办法,只能冲着手下大发脾气,大骂饭桶的场面……陈帅觉得,有趣极了——可惜不能亲眼看到。
“不过,这是原史中的情况。
现在随着红军战斗力的增加,可能敌人会更快意识到,依靠军事手段无法消灭我们——然后他们可能就会更早地拿出这个办法。
假设这个时间提前一半,那么……嗯,从现在开始就着手准备,看起来不是杞人忧天啊。
不过,秘密补给点这种事情,要考虑的可不止是“秘密”
这么简单。
最主要的,该怎么样才能在山里面储备大量的粮食……埋起来会受潮,放到山洞里会被蛇虫鼠蚁偷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