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缓缓行走在这座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摇篮,一路陟罚得失,臧否人物,倒颇有些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的感觉。
三人要么是那些风云事件的鼓动者,要么是亲历者,最起码也是受影响者,说起各自当年在种种事件中的经历和所作所为,都不胜唏嘘,
这样的交谈中自然少不了各种“干货”
,比如董老偶尔会冒出“我记得那个时候某某人如何如何”
,又或者顾作霖会来上一句,“我记得《申报》那时候刊登过一篇说这事儿的文章,是这么说的”
云云。
这样的谈话不用说肯定会引起有心人注意——好在纪念馆里游人不多,就算偶尔有人听到,再看看三个人的装束气质,也只会以为是大学历史系的教授(如果不是历史学大拿,那么怎么各种往事秘辛信手拈来?^-^)在给学生们授课,所以倒也没有人特别在意。
直到来到了孙中山的铜像前……
“不管怎么说,作为终结中国两千年封建帝制的人,孙先生对于中国革命的功绩,都不能抹煞。
就算最后他把常凯申扶持上台,造成后来许多波折,那可以说是时代的必然,也可以说是阶级斗争的必然。
没有常凯申,以虞洽卿为代表的地主阶级,买办阶级随时可以资助别的张凯申,李凯申——比如叫嚣‘宁可错杀三千,不可放过一个’的汪精卫。”
董老话说到这里,顾作霖,陈政委两人还没有表示同意,旁边忽然有人插嘴:“那么这位老先生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这些人都聚集在孙大炮身边呢?”
三人转头看去,原来是个小年轻,跟魏承恭差不多年纪,着装很干净很精神——嘛,这是顾作霖和陈政委的看法。
而两人会有这样的评语则是因为旧时代的影响,在那个时代,基本上看一个人的穿着情况就能知道他的很多状况。
相比之下,来到2017比较久,对这边世界更为了解的董老就不再有这个习惯了。
听闻眼前这个小子称呼孙中山先生为“孙大炮”
,顾作霖和陈政委还不觉得什么,两人对于孙中山没有多少了解,又亲眼目睹民国那个要死不活的样子,这一切让他们对民国的那个所谓“国父”
都缺乏尊敬。
而董老就微不可查的皱了皱眉。
在接受了马列主义以后,特别是在来到2017这边,亲眼目睹了现代中国之后,虽然已经认识到孙中山主张的那一套在中国行不通;不过他毕竟曾经是孙中山的追随者,在感情上,还是不能对昔日领导完全割舍。
这里要说两句,董老追随孙中山,这个“追随”
可不只是泛泛而论,而是担任相当的要职。
1919年,他曾与张祝南代表鄂西靖国军赴武汉转上海,向孙中山报告蔡济民被害的事实经过,并请求孙中山惩办元凶方化南、唐克明等人。
从这件事情上,我们可以看到董老在同盟会的地位,不说是封疆大吏,起码是一军统帅。
话扯远了。
总之,听到面前这个小年轻对孙先生不礼貌,董老有些生气。
以他的年龄身份和学识,其实不该跟一个小年轻一般见识的,不过这时候却忍不住想要反驳几句。
“那么,按照这位小哥的想法,孙先生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董老问道。
这是论战的技巧之一:被人反驳的时候,不要忙着怼回去,而是首先要确定对方的论点,然后才能设法或驳倒对方的观点,或证实己方的观点。
如果茫茫然怼回去,那就像打仗的时候只守不攻——而且还守御得很笨拙——一样,除非你有着绝对优势的实力,否则是赢不了的。
“哦,顺便一说,抛开政治观点,他的年龄起码比小哥大得多。
所以即使出于礼貌,也应该称一声孙先生,是吧?”
不等这个年轻人回答什么,董老又跟了这么一句话,明着是指责对方没有礼貌,暗里其实是剥夺对方的气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