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马列国际就不能错吗?”
陈昌浩反问道,“不要忘了,这个马列国际已经是‘第三’国际了。”
“你……”
张国焘发现,这个战友,似乎变得有些陌生了。
“张副主席,苏联的模式不适合中国,甚至,也不适合马列主义……”
张国焘再一次大骇,骇到已经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如果说苏联的一套不适合中国,还勉强可以视为党内不同意见的话,那么说苏联模式不适合马列主义,这就意味着……嗯,张国焘已经不知道该怎么形容了。
“哦,或者该反过来说,马列主义不适合苏联。”
陈政委语不惊人死不休,斟酌了一下之后,更正了用语。
“为什么?”
张国焘下意识地问道。
“因为俄罗斯……确切地说,应该是整个西方世界,平民没有反抗的传统,至少是这个传统不如我们中国浓厚。”
陈政委低头说起自己这一个星期的所想,“中世纪的欧洲被封建制划分成一个个小实体,农民在某个领主治下生活不好,这时候,只要旁边的某个领主对农民稍好一些,就能给他们以希望,让他们相信,不需要反抗,只要逃亡就可以过上好一些的生活。
所以整个中世纪,统治阶级互相之间打成了一锅粥——这种战争也会让双方的领民向往没有战争的邻邦,而这种邻邦绝对不少——但是大规模的农民反抗地主阶级的战争就非常少。”
“在加上宗教的强势地位以及麻醉作用,所以我们可以认为,西方的被剥削阶级,没有反抗统治阶级的传统。”
“对比之下,秦以后大一统的中国很容易就把农民逼到无路可走的地步,一个农民,只要他还在国内,就逃不过律法。
于是揭竿而起成为唯一的出路,结果就是中国历史上只要没有外敌入侵,那么王朝的历史就是治乱循环。
而不断的大规模农民起义,培养了我们的反抗精神。”
说到这里,陈昌浩转头看向张国焘:“马列主义本质上是一种斗争哲学,是一种被剥削阶级反抗剥削阶级的学问。
那么问题来了,作为一种斗争反抗的学问,是放在有斗争反抗传统的人中间能发展好呢,还是放在没有斗争反抗传统的人中间能发展好?”
(这个应该是一般规律,世界上几个主要的文明体和亚文明体,除了始终有大一统传统的中国外,其它文明体似乎都因为分裂而让被剥削阶级缺乏反抗的意愿。
比如支离破碎的西欧,比如包含多达数百个邦的印度,比如名义上统一于天皇治下,实际分成六十六个藩国的日本。
甚至即使在同一个文明的历史上,这个规律也适用:在中国历史上,秦以前的春秋战国,就甚少农民起义的记录,而在西方的历史上,短暂统一的罗马帝国立刻就爆发了斯巴达克斯起义。
总之,统一有助于培养反抗精神,分裂让人民随遇而安,应该不会错了)
————
“那照你这么说的话,世界上第一个马列主义国家是苏联又该怎么解释呢?”
虽然已经被这个战友震惊得跟什么似的,张国焘还是忍不住想要辩驳两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