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第四十七章两次朝会下
并帝不考虑九华族,而是用畿内力量解决畿内事务。
畿内公卿有老旧的也有新的,门楣古老的公卿占据最大最好的领地,但固执死板,保守耽乐,新封公卿很是愤恨与不满――当然也不乏嫉妒,因为按照血统来讲,古公卿五六百年前就从帝室分出来了,血缘不及新公卿与当代天子的近――新公卿最远也有二三百年了。
古公卿又鄙视新公卿没久远的历史与底蕴,双方之间甚至并不通婚。
并帝未登基前与新公卿中的条氏走得近,敏锐的眼光已经察觉出来了这种矛盾。
并帝善于挑起矛盾,他没有按照之前传统迎娶古公卿或九华族之中的嫡女,而是娶了新公卿条氏的嫡女――也就是少帝之母、条公之妹。
此举让古公卿很是不满,新公卿更是骄傲。
双方矛盾从私低下的藐视转为台面上的谩骂与政治对抗。
实质的利益冲突与观念的冲突导致公卿集团的内部分裂。
并帝挑破这层窗户纸后,知道还不够,因为大部分土地兵力还由古公卿掌握着。
于是师保就提议让畿内公卿为并帝修建亭台楼阁,宫室美屋,以弱其财――当时代表财富多寡就是土地,粮食,绸缎,珍贵木料,铜锭等实物的多寡。
而这些修建天子宫室都能用上。
这本是畿内公卿做为天子直臣的应尽义务,诸公纵有万般不愿,也只能如此,另一方面师保提议并帝赐胙赏金(铜)给出力最多的那几个公卿,减轻他们的不满之心,胙肉礼器等物所代表的极大尊荣与信任让诸公卿很是激动,更是卖力,要知道赐胙是会记入各族史册的,天子赏铜可以做成礼器传于子孙后代。
越是古公卿越是在乎这些虚名,新公卿集团固而也乎这个,但一来没这个财力及底蕴,二来并帝此举实为削弱古公卿,而不是新公卿。
古公卿因替天子营造宫室而得到美誉,因此更加看不上新公卿,鄙视更甚。
一方面畿内动用了大量人力物力,甚至畿外也有各族被调动起来,因为畿内不出产石料,便由九华族支持。
另一方面,并帝急攻心切,想更快的削弱古公卿,恰好坝方与尚华氏相争,于是剑走偏锋,以坝方多年不朝,不敬天子为由,命当时的司马且氏讨伐不臣。
当时九卿中七个都为古公卿,且氏也是凭门第资历继承司马之位,并帝洞察人心之术堪称一绝,看出且氏实为庸才一个。
畿内多年不兴兵,这次得到名正言顺的机会,古公卿皆视坝方为鱼肉,皆想刮其财而掠其人。
且氏自然要维护古公卿集团的利益,出征将帅人数皆由古公卿集团内部分配好了的,新公卿自是没份了――他们已经感到胜券在握,如同赶赴一场宴会,嬉笑晏晏的在路上就开始讨论的战后的事宜。
这样的一支部队,打顺风战那是百战百胜,但一遇挫折,士气立减。
坝方自知正面交战不是对手,于是收缩兵力,依靠险峻地势,固城不出。
坝方与畿内的平原不同,全是崇山峻岭,悬崖峭壁,宗华的阵战在这种地型完全没有了优势,首战便是建在山腰上的汶邑,仰攻久攻不下,反而损失惨重。
军中各个派系便纷争不断,而且氏又无能压制,见甜头没尝到,反碰了一头包。
便萌生退意――至于什么天子颜面早就抛之脑后。
众人一合计,便同意了撤退,连顶罪的都找好了――自然是无脑的且氏。
结果在撤退的时候,在一峡谷间遭到埋伏,二万余人只逃回不到一千人,其余人被杀或被俘。
并帝“雷霆大怒”
,以此为由,杀了且氏,惩罚了几个古公卿,恨恨的打击了古公卿集团。
过了三年,并帝让几个第一次征伐失败的古公卿戴罪立功,又去征伐坝方,这次几个公卿固然更加小心,步步为营,在前面几次胜利之后,不免又狂妄自大起来,被坝方佯装失败,引进一山谷中,全军覆没。
二次大战都动用的是古公卿的力量,其势五去其三。
第三次并帝让条氏等新公卿领兵,古公卿自是无话可说――甚至希望条氏也吃个大亏。
结果条氏用兵如神,边打边抚,最后坝方投降,重新入朝上贡。
三次大战让畿内势力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古公卿实力大减,九卿已有八卿是新公卿。
如同案板上的鱼,被并帝用各种理由削爵剥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