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葛经义点头:“回皇上,谭尚书已经跟微臣说明了现在情况,微臣已经派人重新去审讯戚值、胡韶峰二人,定会从他们口中挖出线索。”
说完他便退了出去。
刑部的人办这事效率果然比礼部快多了。
他们先是将那名分发蜡烛的小吏给抓住了,顺腾摸瓜抓了两名收了考生银子,给考生行方便的小吏。
然后又相继从戚值、胡韶峰二人的口中将购买他们考卷的人名单全部找了出来,总共有八个人,都是屡试不第的考场老油条,眼看这次会试恐怕也无望,索性就买了他们两人搞出来的试题,破罐子破摔。
要是押中了大赚,没押中也就亏五十两银子。
天衡帝看过名单后递给了谭元清:“考完后将这八人一并拘了。”
现在不动是不想在考生中引起轰动。
东西两个考场,总共有近两千名考生。
其中作弊的只是极少数,大部分都还是规规矩矩的考生。
若为了这几个人扰乱考场秩序,搅得人心惶惶,影响到这些并未参与作弊的考生就太不值得了。
谭元清接过认真记下。
天衡帝又问:“可找到了卖试题给戚值和胡韶峰的人?”
葛经义偷偷瞄了一眼唐诗,道:“回皇上,他们先前所言不假。
他二人并不识得陶安,但微臣猜测陶安应是认识他们俩的,不然不会在这么多考生中独独挑出他们俩。
戚值和胡韶峰都来自江南,在京城期间也是住的江南会馆,而且买了他们试题的八人中有六个都出自江南,因此微臣认为派人去详细盘查他们二人的交际圈,尤其注意江南人氏,想必很快就会找出陶安。”
这年月能读得起书还能一路考上举人的,都不会太穷,里面有钱的人肯定远不止戚值和胡韶峰。
但陶安却偏偏挑中他们俩,必定很了解他二人的经济状况,也清楚一些他们二人迫切高中的心理。
所以陶安这人要么就在他们身边,要么就是有认识的人在他们身边。
从他们俩不认识陶安来看,葛经义觉得应该是后者。
唐诗又想给葛经义鼓掌了。
【果然还是要让专业的人士出面才行。
】
【葛大人真牛,就这么一会儿功夫就锁定了陶安的大致范围,找出他只是时间问题。
】
【不过干这种事,谁会用真名啊。
】
葛经义闻言目光闪了闪,福星姑奶奶提醒得是,陶安这人应该是个假名。
他宁可少卖一点银子也不肯说出他背后有什么人,考题是从哪儿弄来的,说明此人非常谨慎,名字也必定是假的。
葛经义立即让刑部的画师根据戚值和胡韶峰提供的特征,画了一副陶安的肖像画,然后让衙役去戚值和胡韶峰最近一段时间常呆的江南会馆、酒肆、青楼等地搜寻。
刑部的办事效率很高,下午便有了线索。
这也得归根于戚值和胡韶峰都是外地人,交际圈比较简单。
两人年前入京赶考,目前在京城总共只呆了不到两个月,平日里接触的基本上都是江南同乡、同期的部分学子、会馆人员,此外还有一些青楼女子。
盘查下来不过数百人,而这里面还有很大一部分在考场中考试,所以要筛选的人就更少了。
葛经义重点调查了江南会馆的人。
会馆中一名奴仆认出了陶安的画像,说是曾看到过对方找会馆的杨管事。
刑部叫来杨管事询问。
杨管事立马认出了画中之人,确实不叫陶安,而是叫富驿,是他的一名远方表兄。
此人乃是京城人氏,家中开了一家布庄,就住在南城。
前阵子,这位表兄到会馆找过他一次,两人闲谈时,富驿问过他这次会馆中谁最有高中的可能,随后又问那些人的希望不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