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祝缨看了看郑川,“就是现在出门路上热了点儿。”
郑川道:“是我自己求的。”
郑熹道:“我也答应了。
趁年轻,是该多干些事。
总在京城里熬着,反而不美。”
这是他自己的经验,因为出身与能力,他早早地就成了大理寺卿,接下来的日子竟过得并不顺利。
回头一看,觉得实务还是干得少了。
别人羡慕的“积累”
是权贵人家父祖的努力,郑熹羡慕的积累则是个人的经历。
有时候他也问自己,如果让他走祝缨的那条路,他愿不愿意?他想他也不会拒绝。
祝缨外放十几年,辛苦,但绝对值得。
他就不肯让儿子再掉在他掉过的坑里,即便是在御史台,也得让儿子干点实务,锻炼一点能力总是不会错的。
祝缨道:“那就没问题了。”
郑熹道:“我有问题。”
“诶?”
郑熹道:“彭思劭,你必是查过了。”
祝缨道:“对,吏部、户部有关他的,我都调了档。
又翻拣了他任内报到大理的案卷。
不过没有派人去细查,卷面上看,倒也合格。
陛下又放了话,余者勿论。
我就把卷宗给封了。
您要用呢,我一会儿默出来,明天早上给您。”
不用郑熹说,郑川就离座长揖:“多谢三哥。”
郑熹对儿子说:“阅后即焚。”
祝缨道:“那别的我也就不多啰嗦了,纸上写的,与实际见到的,总会有些出入,自家当心。”
“是。”
郑川说。
郑熹自嘲地笑笑:“你在他这么大的时候,早去梧州了,现在他出门,我还要不放心。”
“我去梧州的时候您也没少关照我。
他这是去捅马蜂窝了,是得小心点儿。”
郑熹道:“你这些日子安闲,倒是对了,我瞧着政事堂又要干什么事了,不会太平。”
“您是说——”
“王相公没拦着陛下暗中清算,必有他自己的打算。
我看他这是要借机整顿地方了,梧州要是有人来求到你面上,你斟酌好了再去讲情。”
祝缨道:“梧州还行,王相公没有那么严苛,吉远府那儿有些小毛病,免不得,但不值得朝廷大动干戈。
我看,他不过‘趁人病、要人命’,陛下在前面清算官员,他在后面清算当地的风气。
借着陛下给他开路呢。”
郑熹道:“端方君子也有城府啊。”
“没有城府,则君子何处安身呢?幕天席地,不成野人了?”
祝缨笑着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