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他如无头苍蝇一般,头一回觉着自己有些无用。
但他向来越挫越勇,不到最后一刻也是从来不放弃的。
又是一日,他出门去衙门上差。
陛下如今叫他在将作监宫外头的衙门里负责印刷的事儿,但又没给他个名头,名不正言不顺,他人都比往日里阴郁了不少。
他到了衙门,同僚们正说秋闱的事。
“……都是宫中十一郎君亲自督促的,这郎君威风得很,年纪很小,倒令人服气,据闻蔡雍那个硬脾气,也听他差使。”
“蔡雍本就是魏郡王府的姻亲,自然听他的话。
再说了,王府郎君,咱们谁比得上?”
另一人“哈哈”
笑:“可不是,咱们苦读十几年,从七八品慢慢往上爬。
人家郎君,想做词臣便做,想管礼部的事儿就管,自是比不上的。”
“下辈子投个好胎罢!”
几人纷纷笑出声,说笑一番,又各干各事去。
这样的闲聊是常有的,但他们又有哪个是真的嫉妒赵世碂的?几乎没有。
与其嫉妒、羡慕这些,不如多读几卷书。
况且他们普通百姓,即便苦读之后为官多年,又如何能跟这样的人比?
地上的蚂蚁可会羡慕天上飞鸟?
不会啊!
蚂蚁无论如何都碰不着天上的鸟,天上的鸟呢,更是看都看不着地上的小蚂蚁。
这个道理,人人明白。
易渔却不明白。
他有甚过大部分人的财富,所差的只有身份而已。
因为这层身份,人家十六岁能去礼部指使尚书给干活。
他即便已二十六岁,却还是只能名不正言不顺地在这儿混沌度日。
赵世碂正在礼院查看登记学生姓名籍贯用的木牌,身边作陪的有礼部尚书蔡雍,还有吏部尚书等人。
吏部尚书笑呵呵道:“陛下常说官员求精不求多,恰好明年将有一批地方知县进京述职,正愁没人填补呢,就指望着这回科考呢!”
大宋从前的官员过多,赵琮亲政后精简了许多,前两回科考时,录用的人数更是立国以来最少的两回。
直到今年,精简得差不多,录用人数才往上调。
说到知县,赵世碂便想到宝应县知县易渔。
其实若不是易渔成日里蹿,他们谁也不记得此人。
以易渔的心智与财富,没有这些过于激进的心思,怕是迟早也要登上高位的。
只可惜,有些人就是不愿等。
忙到夕阳西下,赵世碂从礼院出来,与几位大人拱手告别之后,他转身要上马。
来接他的路远赶紧道:“郎君,陛下说起风了,外头凉,叫您坐马车呢。”
几位大人听到,纷纷笑着打趣道:“陛下果然最疼十一郎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