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第53章清穿女的混战23
康熙五十四年的南征以彻底失败收场。
诚然,清军一开始很占了些便宜,在南方肆虐无度,烧毁城池,奸淫妇女,但随着农工党迅速的反应过来,他们的优势又被一点一点的掰回去了。
在城市,农工党的干部带领全城百姓,众志成城,坚守不退,因为城内有残存的旧士绅成功地偷偷打开城门的个例,该城数十万军民被清军屠戮一空,但还有更多试图打开城门的旧士绅被提前或当场抓获,得到了曝尸城头的待遇。
在农村,清军来回扫荡,强迫农民入伍做辅兵,做力役,夺走他们家里的最后一勺米面,但在不顾自身安危潜伏在乡下的农工党党员的带领下,农民们始终保持着抵抗的积极性,并没有因清军的暴虐而屈服。
随着时间的增长,农工党的兵额一扩再扩,最后竟然超过了清军的数量,缓过这一口气来的共和国,又让清军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
在如潮水般的攻势下,清军狼狈地退回了北方,而农工党只象征性的乘胜追击了一会儿,就掉转回头收拾起了自家的烂摊子。
这次农工党的克制行为让清廷很舒了一口气。
战争结束不久,清廷遣使求和,表达结好之意,希望和共和国签订一个互不侵犯协约,共和国统治南方,清国统治北方,两国互不干涉,互不侵犯,永为兄弟之国。
他们玩的这一套当然还是封建社会那一套,在两国实力平均或者打起来会两败俱伤的情况下,双方暂息刀兵,默默积蓄力量,直到一方强大起来,双方力量对比失衡,立刻撕毁协约,攻打过去。
这一套本没有错,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向来复杂而深刻,但清廷忘了,农工党是革命者,他们最初起义时的口号就是“驱逐鞑虏,恢复中华”
,后来紧接着又提出“革命排满”
的口号,作为立党的基本纲领之一,驱逐满清这一条是农工党人绝对不会妥协的。
朱琳断然拒绝了使者的结好,向清廷提出了反建议,要求他们解除武装,自去国号,等待农工党去接收他们的统治范围,方会考虑对清室出台相关的优待政策,不然,等农工党兵临北京城下之日,满清皇室和贵族统统会以战犯之名下狱待审。
使者愤怒之极,根本不用请示清廷,就一口回绝了朱琳的要求,最后悻悻而返。
朱琳也不在意使者的态度,接着去处理帮助清军屠杀老百姓的士绅去了。
这些士绅有的是之前被抄家分地的,对农工党和分到地的百姓恨之入骨,有的是在清军南下时跟回来的“还乡团”
,他们下手更毒,甚至制造了许多清军都不及的惨案。
清军败走后,他们被留了下来,很快被抓起来投进了监狱。
这些士绅的手段极其残忍,堪称丧心病狂,连嬿婉这样见多识广的人都在亲眼目睹那种惨况后感到不寒而栗,可见他们是制造出了怎样一个人间地狱。
见过这些士绅使整个南方为之失语的暴行,事实摆在眼前,有些人再也不说农工党对待士绅太过无礼了,连一些酸腐的书生都自此闭了嘴,对农工党的思想宣传工作大有益处,这倒是一桩想不到的好处。
时光匆匆而过,公元一七一九年,清康熙五十八年,农工党出动六十万大军北伐,军队渡长江北上,以摧枯拉朽之势,不到半年就打到了北京城下。
这些年来,老迈的康熙性情越发偏执,他本不信任汉人的忠心,也不信任满人的能力,但为了笼络众多的汉族地主,大权还是不可避免地向汉人手中滑去。
而汉人高官各怀心思,对于镇压本乡本土的年轻士人根本不热衷,甚至不仅不热衷,还与他们有着藕断丝连的种种联系。
随着南方的共和国一日比一日更兴旺繁荣,北方的局势渐渐蒙上了一层阴翳。
康熙是个有着极强掌控欲的人,但形势比人强,他已无力控制自己治下。
为了逃避内心的痛苦,他竟宠信起了郎世宁、白晋等西洋传教士,令他们以西法为自己铸炮,并以天主教的教义寻求解脱。
他稀少的几个忠心的奴才和儿子们也劝过他,但都不了了之。
此时的雍亲王正端坐在王府内,等待着城破殉国时刻的到来。
他一贯是个清醒务实的人,早早就抛开了一切不切实际的幻想,为自己准备好了人生的终局——饮毒酒,死社稷。
这应该是一个王族所能做的最后的反抗了。
沉默会消磨人的意志,他坐了一会儿,又心神不宁地琢磨,是否应该效仿前朝崇祯皇帝,斩杀妻妾儿女后再死,以免她们受辱于低贱士卒之手。
这个念头一升起,立刻被他的头脑所接受了。
他对着门外叫道:“苏培盛!”
他忠诚的心腹奴才隔着门应了一声:“奴才在,主子有何吩咐。”
“福晋和诸位侧福晋在哪儿?”
他取下挂在墙上那柄往常只作为装饰的长剑,提着它走到门口,问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