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宋代的传奇,皆为短篇故事,从文学性来评价,连唐传奇都不如。
也存在一些话本,除了戏曲爱好者,没人去读那玩意儿,因为可以直接看戏啊。
长篇《西游记》拿到宋代,就仿佛21世纪的科幻大片,扔到黑白默片时代的观众面前。
那种冲击力,便是大儒都扛不住,更何况一个小小的校长。
日夜不停,连续读了好几天。
闵文蔚终于把《西游记》看完,又觉余韵悠长,因此翻开重读。
而且还提起毛笔,边读边作批注,把自己的读书感言写下来。
从宋代到明代,儒家主流思想是辟佛的。
特别是理学家和心学家,他们在地方做官时,捣毁佛寺者不止一个两个。
把未经朝廷批准的寺院,木头石料拆去建学校,没收寺田全部改为学田。
但不知佛,又如何辟佛?
辟佛越狠的大儒,对佛教就了解越深,他们的佛学造诣,甚至能够不输给高僧。
洋州书院所在的山上,附近就有一座寺庙。
闵文蔚的叔父,被罢免归乡之后,还给寺庙题词刻碑,甚至捐钱新建一殿。
陈渊虽然批评王安石崇佛,自己却经常拜访佛寺,研读的佛经不比王安石少。
二程也是这般,批评苏轼崇佛,他们自身也在研究佛经。
区别在于,二程、杨时、陈渊只读佛经,不会把佛学引入儒学。
苏轼和王安石,却大量引用佛家理论,拿来作为儒家的养料。
闵文蔚在第二遍阅读《西游记》时,他非常敏锐的察觉到,这不是什么讲佛的,而是在讲——三教合一!
道家色彩太浓厚了,虽然许多内容他还读不懂。
原版《西游记》的故事,在元代就已经成型,但接下来肯定大幅增删过。
最终传诸后世的版本,蕴含大量全真教思想,甚至书中有十多首诗,直接抄录自全真教道经,还有更多诗词是按道经方式来写的。
因此有学者推断,《西游记》从故事成型到定稿,跨度长达两百年时间。
期间有多位作者予以增删,其最终定稿人,很可能是全真教阎祖派的开派祖师阎希言。
《西游记》作者署名“华阳洞天主人”
,而华阳洞天,正是阎希言立道的茅山。
朱铭虽然改动了一些情节,但里的诗词,他原封不动抄了下来。
闵文蔚也读过道经,既视感太强了,重复阅读之下,他怀疑作者是个道士。
而且,还是宣扬三教合一的道士——全真教此时还未创立。
把那些偷的学生叫来,闵文蔚拍着书稿问:“此书从何而来?”
一个学生硬着头皮说:“是那朱成功所写。”
闵文蔚明显愣了一愣,随即展开联想,冷笑道:“一个少年,能贯通三经已是难以想象,他哪有时间去读道经?定是其父所作,托子之口宣扬道法。”
另一个学生忍不住问:“山长,《西游记》不是写佛的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