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卫陟质问道,因为御史台不是谁都能进来的。
“谁差我来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伯父您很快就要死了。”
侄子说道。
侄子的话让卫陟很是惶恐,“你胡说什么,我是清白的。”
“伯父难道还不明白吗?”
侄子冷笑道,“您触碰到了权臣的利益,他会让你活着离开这里吗?”
“你?”
卫陟看着自己的侄子。
“如今能救您的,只有另一个人。”
侄子提醒道,“主审官是温冀,他可是那个人在朝中的心腹。”
“是御史中丞让你来的?”
卫陟问道。
侄子没有回答,只是说道:“既然您已经触犯了右相,不如倒靠东平王,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侄子的话,让卫陟陷入恐慌,为官多年,一直遭受排挤,如今有了拜相的机会,却仍然是奸臣当道,走了一个李甫,又来一个张国忠。
他在狱中想了一夜,最终在受审之时,因心中的恐惧,于是在情急之下贿赂温冀,想要求东平郡王陆善相救。
然而正是此举,让张国忠阴谋得逞,吴相之再次上疏弹劾卫陟与御史中丞吉温勾结,欲谋陷朝廷,张国忠更以高官厚禄诱使卫陟的族侄作为人证。
皇帝得知后大怒,将卫陟贬为昭州平乐尉,而吉温冀也被调离出京,贬为澧阳长史,拾遗吴相之因揭发有功,迁为殿中侍御史。
陆善得知此事后,便派人赶往长安替温冀诉冤,张国忠趁机进言卫陟与温冀都是陆善党人,又向皇帝从旁进言,陆善意欲谋反,然而皇帝只是将陆善的诉冤搁置,至于谋反事,一概不听。
作者有话说:
翻开历史书,其实不是杨国忠太聪明与阴险,而是皇帝太蠢,以及不够勤快,但凡勤政一点,就不会有这种事情发生。
又拿他老了当借口,作者菌是真会瞧不起,老了还能玩女人,年年都跑去华清宫游玩呢。
所以人老了,他的精力就只能支持玩乐,不能支撑勤政了?
第134章长恨歌(八十八)
在一次次进谏,河东节度使陆善与其部众密谋反叛谋,皇帝却都不听从,反而越来越信忍后,张国忠终于忍无可忍,遂使激将之法,暗中将陆善在朝的眼线通通找出,并利用自己掌管吏部的权力,一一排除,欲以此让陆善恐惧,从而加快造反,便能重新获得皇帝的信任。
陆善留于长安的长子,也被张国忠安排人手监视,并极力撮合与太子李怏之女的婚事,是想将陆庆宗作为人质,永远留于京师。
——华清宫——
李忱回京后,并没有干涉朝中任何事情,包括张国忠所做一切加快陆善谋反之事,十月冬皇帝游华清宫,命雍王从幸。
华清宫的瑶光楼内正在举行一场宴饮,赴宴的都是皇室宗亲,以及外戚张氏五家。
李忱在宴上,看见自己的姊姊,万春公主与右相的幼子鸿胪卿张珀坐在了一起。
于是这才想起来,在她离去的一年里,皇帝已将万春公主下嫁给了鸿胪卿张珀。
张珀的名声,李忱素有听闻,虽是张国忠之子,但行事却不似其父,所以聪明伶俐的万春公主才会愿意下嫁给他,如今二人并坐在一起,也算得上是郎才女貌了。
东宫此次从幸的人,除了太子的长子,还有其次子,南阳郡王李溪。
皇帝身侧坐着的,自然还是张贵妃,就在李忱抬头时,恰好与张贵妃对视了一眼。
张贵妃的脸上虽有笑意,然而眼神里却透露着无法诉说的悲伤,皇帝的恩宠对于她而言,不过是煎熬与折磨。
然而皇帝看不到这种情感,自以为言听计从,将所有的宝物与珍玩赏赐下去,就能像内宫中其她妃嫔一样,得到她们的真心。
李忱将视线挪开,无奈的叹了一口气,坐在她身旁的苏荷遂轻轻拍了拍她的手,“或许,你可以去与她见上一面。”
“听闻十三郎去年离京时,去了中原。”
孝真公主忽然在宴上提起了雍王的事。
雍王离京众所周知,以及她前往中原所做的一些事,唯独一直退居在内宫的皇帝不知道。
孝真公主借与弟弟李忱关心之语的话,将一旁的张国忠惊得不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