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在冯力的示意下,陆善举起酒杯,大笑着说道:“陆某先敬将军一杯。”
哥舒撼连忙拿起杯子,“撼位卑,不敢使东平王先。”
“哥舒将军乃安西名门出身,大破吐蕃,屡立奇功,为圣人最倚仗的臣子,如此一杯酒,又有何不可呢。”
张国忠从旁说道。
张国忠的言语,是在趁机讥讽陆善的出身,二人不仅出身相差,就连学识与谈吐都是天差地别。
陆善心中极为不爽,但在冯力的示意下,他只得忍让,于是将张国忠忽略,又对哥舒撼说道:“哥舒将军,你我皆为外族人,我的阿爷是胡人,阿娘为突厥人,而哥舒将军的父亲是突厥人,母亲为胡人,这样看来,我们其实是同一族人,如今又共同为圣人效力,将军为何要亲小人,而弃同族,不能与我亲近友善呢?”
哥舒撼听后,回道:“古人云:狐向窟嗥不祥,为其忘本故也。
兄苟见亲,翰敢不尽心。”
目不识丁的陆善因为听不懂而举杯愣在了原地,在冯力的示意下,小宦官便上前,弯腰小声讲解。
整句话中,他只听懂了一个狐字,然不知宦官与他说了什么,使得陆善以为哥舒撼是在讥讽自己是低等的胡人,便再也忍不住,破口大骂道:“你这个低贱的突厥种,也敢如此这样说我?”
哥舒撼本也不服陆善,便想开口反驳,然却遭到冯力与张国忠二人同时的示意,哥舒撼这才忍下,一连喝了几杯闷酒。
哥舒撼起身,差点一个没站稳,幸而左右侍从在旁扶住了他。
“冯监,右相,东平王,下官不胜酒力,便先失陪了。”
哥舒撼打着饱嗝说道。
张国忠与冯力对视了一眼,而后点头默许。
没过多久,东平王陆善也托辞离去,连歌姬舞女都未上场,这场宴会就此不欢而散,张国忠的目的达成,自此之后,哥舒撼与陆善交恶,张国忠开始用联姻的方式拉拢哥舒撼,并利用职务之便提携,想用哥舒撼牵制陆善。
作者有话说:
纯属虚构,请勿考究。
第118章长恨歌(七十二)
天圣十一年春时,十五皇子李忻及冠,封庆王,颇得皇帝宠爱,遂迎娶京兆卫氏。
张国忠与东宫不和,欲扶持庆王,便从族内以及亲信中,挑选出两名容貌出众的年轻女子送至庆王府,纳为孺人。
然卫氏相貌普通,不得庆王所喜,故而冷落一旁,让其移居偏院,两位孺人为争抢正室的名分而争宠。
庆王聪慧仁孝,皇帝时常召其入宫陪侍,游华清宫时,特将庆王带在身旁,并赐汤沐浴。
天圣十二年,春,气候回暖,李忱与苏荷离开九原。
在即将离开朔方之地,在最后一个城镇中,李忱又命文喜买上半车可以长期存储的干粮。
自张国忠以宰相兼任吏部尚书,私改选官三注三唱之制,不经门下省审核,而遣吏部令史先至宣阳坊的私宅中由自己选定名册。
张国忠兼吏部,左相崔裕则改兼礼部,主持贡举之事,使得贡举取士,有了好转,然至吏部举官时,想要入选的进士,不得不贿赂吏部,右相的亲信官员。
天圣十二年,盛春,礼部于贡院举行省试,由礼部侍郎杨俊为主考官。
省试历时三天,经糊名、誊录、评卷后,终于到了放榜之日,当天天还未亮,贡院门口就围满了身穿襕衫的士子以及他们的仆从。
杨俊一榜,进士及第者共五十六人,黄纸上的黑字十分显眼,尤其是前三名的,书写的官员还特意用了粗笔。
“杨兄,你是癸巳科进士第一人。”
友人在榜上找到了自己的名字后,旋即看见榜上位列第一的名字,大喜的挤出人群,来到朋友身前,他止住脚步,整理了一番歪斜的衣裳,抖抖袖子作揖道:“恭喜杨兄,状元及第。”
榜上的名册,赫然写着,癸巳科进士第一人杨儇。
人群中接二连三传来欢呼与叫喊,但更多的是失落与不甘。
因为这次数百人应试,而登科进士的,却只有五十余人。
贡院门前,几名正直壮年的书生聚在一起恭贺高中的友人,“懿孙,你与我家二郎一同榜上有名,可喜可贺。”
“皇甫兄言之过早,如今只是考取了进士,还未经吏部铨选,尚不知结果如何。”
张懿孙回道。
“既已举士,便有举官的可能,”
一旁的友人刘长清说道,“我这落第之人,可是希望全无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