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栀栀甚至还想办法与国内重工、军工企业的负责人联系,和他们探讨能否在现有的机械上按照黎恕团队的要求来改装,以制造出适合的挖沙机器……
与此同时,黎恕也一直向上级反映。
最终在多方努力之下,两家重工制造企业、两家军工制造企业想办法给黎恕的团队研发出合适的机器。
他们改装的第一艘大型民用船只,可以在海面上直接定模、灌浇水泥。
当然了,这过程长达两年之久……因为总是会出各种各样的意外和难以解决的问题。
几家企业干脆直接派了技术员长驻在黎恕的团队里,日以继夜的守着,一出问题就直接商量着解决……但常常因为缺少这样或那样的零配件而耽误。
两年后,改装船的性能终于稳定了。
与此同时,那几位技术员也画出了完整的、升级版的专业机械挖沙船图纸。
是的,从内陆运送河砂与水泥过来,费工费时。
海底有现成的砂,只要能攻破粘合剂的问题,就地采砂、取砂、灌浇等工序同步进行,岂不是事半功倍?
而在这两年的时间里,栀栀与黎恕的恩师米教授已经研发出合适的粘合剂,并且已经在实验室里做完了五期实验,确认粘合剂是安全有效的。
一九八六年,第一艘专用挖沙船问世。
建岛的速度一下子加快了许多。
一九八七年除夕,月栏国终于意识到,种花国是想在这儿建个岛?
由于北鲲岛远离种花国海岸,反而距离月栏国国境更近……月栏国的几十个“渔民”
趁夜摸黑来到了北鲲岛,想趁着岛上的战士们过除夕、放松了警惕,登岛作案,意图俘虏、驱离岛上的战士。
守岛的年轻战士们用电台向南陵岸防部队求助,然后拿着武器冲了出去……
等到附近的军舰来救时,北鲲岛已经经历了一场恶战!
年轻的战士们虽然人人负伤、浑身上下鲜血淋淋,但大家全都活着,而且还把几十个月栏国的“渔民”
给抓住了。
黎恕恨得咬牙切齿,向上级申请军演,数十艘军舰压着公海的线,在月栏国的海境附近反复巡航。
月栏国这才老实了。
一九九零年,北鲲岛逐渐现出了雏形。
岛上的第一幢茅草屋问世,同时出现的是栀栀的实验仓,共有十二位战士长期驻岛。
但在这个时候,一切补给全靠船只运输从内陆运来。
一九九二年,北鲲岛上建成了两层铁皮房的宿舍,战士们住在铁皮房里,虽然又热又闷,但好歹不用再经受半夜时分茅草屋顶被狂风掀翻那样的事……
海岛的海拔被填高,岛上开始种植椰子树、蔬菜瓜果。
同时还实现了淡水自给自足、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自给自足。
一九九五年,北鲲岛的面积进一步扩大,并且成为过往军、商、民用船只的淡水补给站。
岛上设施进一步完善,有了可供官兵家属探亲时居住的招待所、食堂、活动中心等。
一九九七年,北鲲岛的面积再次扩大,在南陵政府的动员下,部分渔民移居北鲲岛。
北鲲岛开始了民间改造。
以前,北鲲岛看起来像是个冷冰冰的机器,没啥人味儿。
自从几十户渔民移居以后,他们忙着养殖海鱼海货,忙着种树种菜种庄稼……政府与部队还想办法建成了医院、机场、学校和污水处理系统!
接下来,北鲲岛自产的新鲜瓜果蔬菜,供给率达到70%,粮食自给率达到20%以上!
到现在二零零七年,建设北鲲岛的负责人黎恕即将退休。
回忆起这些年来,在建设过程中经历了无限艰辛……对内,有无数难题需要攻关,有无数相关部门需要协调合作,要省钱,要省吃俭用,要照顾参与的人员身体和情绪等问题要解决;对外,诸国狼子野心不怀好意,参与人员必须扛得起铲子拿得起枪,还必须随时做好以身殉国的准备……
黎恕深呼吸——
不知不觉他已两眼泛红。
这是他热爱的国,是他心甘情愿为之付出一切的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