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在张静连续两次去王勃家找王勃都无果后,李桂兰很是气愤,觉得王勃这娃儿太假,说一套做一套,亏当初自己还让女儿给他家带了只鸭子,真的是喂狗了!
现在一听王勃的解释,才明白误会了人家,跟着便大感兴趣的打听,“对了,王勃,你刚才说你们家在四方开了家米粉店?是真的吗?在四方哪个地方喃?”
“就在四中门口附近。
曾嫂米粉!”
“啥子?曾嫂米粉?王勃,你说你们家开的米粉店叫曾嫂米粉?”
这时,一个声音突然响起,但却带着明显的质疑和不相信。
王勃随声音望去,见说话的是张小军,脸上一直保持着温和笑容的他也不笑了,淡淡的道:“是叫曾嫂米粉。”
张小军跟张继发一样,算起来也是王勃一家的近邻,和张继发一家都住在张家院子。
在卖水平鸭之前,张小军的日子过得很是造孽。
他的亲生父亲在他几岁的时候就死了,然后跟着母亲改嫁来到张家院子。
张小军的继父和王勃的继父王吉昌差不多一个德行,都是属于那种好吃懒做的类型。
家中有这样的男人日子当然不会好,以至于他结婚的时候,连个像样的彩礼都拿不出来。
至今,在王勃的记忆中还留着一个关于张小军的十分深刻的情景:一个大冬天的早上,衣衫褴褛的张小军背着他一岁的孩子出门散步。
由于身上的衣服穿得不多,加上天气实在寒冷,鼻子被冻得通红的张小军一边不停的跺脚搓手,一边时不时的用力吸着顺着鼻孔流出来的两条长龙。
有时候鼻涕流得过快,张小军来不及吸进去,干脆伸出舌头一添,卷入口中,然后一声咳嗽,“呸”
的一声混合着嘴里的口水吐出老远。
“王叔好!
曾娘好!”
经过王勃家门的张小军看见了比他大一辈的王吉昌和曾凡玉,赶忙点头哈腰,忙不迭的问好,态度怎是一个“好”
字了得。
王勃的母亲同情张小军的遭遇,觉得他母子二人跟自己算是同病相怜,于是经常叫张小军去自家后院的自留地摘菜。
他母亲带着他的儿子张科到自家来耍,只要自己家里有,无论是瓜子还是水果,母亲都会大方的拿出来给张科吃,一点也不心疼。
张小军倒霉悲催的日子在张家院子开始卖水平鸭后很快就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跟着张继发这些老辈子(前辈)一起做生意的张小军迅速的致富,建房子,买摩托,没几年就过上了“楼上楼下,电灯电话”
的日子。
张小军富了,成为了队上最先富起来的一批人,然后,当张小军再次从王勃家门口过的时候,邻里之间的问候不见了,招呼也没有了,张小军的标准动作只剩下了两个:要么把头转向一边;要么高昂着头,做出一副雄鸡公状,无比骄傲的骑着摩托车前行。
迅速改变的不只是他自己,还有他的母亲谢德翠,那个谦卑,和善的老人仿佛在一夜之间,就变成了一个傲慢,势利,甚至颇为蛮横的老太婆。
张小军的儿子张科慢慢长大,几乎完全就是他老子和奶奶的翻版,鼻孔朝天,谁都瞧不起,谁都看不上。
唯一没变的,大概就只有他的老婆姜梅了。
只要不是跟张小军或者谢德翠同路,姜梅看见王勃一家人都会打招呼,“王叔”
,“曾娘”
,“勃儿”
的叫着。
张小军的老婆姜梅,算得上是周围四乡八里的一枝花。
一米六几的个子,端正的五官,白白的,完全不像农村人的皮肤,让姜梅一出家门,就能引来队上那些男人和女人的目光。
据母亲告诉王勃,这姜梅是山里面的人,家里面穷得很,能够走出大山,嫁到平坝,也算是脱离苦海。
母亲这么一说,王勃倒有些明白了为什么张小军这么倒霉悲催的家伙都能够迎娶这么一位如花似玉的婆娘。
不过客观的说,张小军本人虽然长得不高,一米七都不到,但一张脸却是有棱有角,颇为帅气。
姜梅能够同意这门亲事,恐怕跟张小军小白脸的长相也不无关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