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规模狭小和强烈的民族压迫,使得元代的科举制度无法进一步发展,更无法对元代的政治发生影响。
对于元代来说,科举制度实际上只是一种可有可无的点缀。
元朝实行了什么户籍制度?
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国,同时为适应长年征战的需要创立了与千户制度紧密结合的户籍制度,即将百姓按十、百、千、万分编,严格地限定在九十五个千户之内,随时听命于贵族的征发调遣。
这种户籍制度在某些地方直到元朝灭亡始终存在着。
蒙古统治者在向南不断的征服扩张中,经过几次大规模的对所征服地区(中原和江南)的人口清查,到世祖至元二十七年(1290)终于最终形成了元朝在汉族地区的户籍制度。
元人户籍制度最大的特点是实行诸色户计的划分。
所谓诸色户计,就是将从事不同职业的人按其从业的不同在户籍上区分开来,并由此固定其所应承担的义务。
这些户籍种类有很多,主要的几种有:一、民户,这是元代最基本、数量最多的一种户籍,承担国家一般的赋役。
二、军户,承担国家的兵役。
三、匠户,从事官办手工业的劳作。
四、站户,承担国家所设驿站的建造、维护和运行。
五、灶户,从事官办盐业生产。
不同户计的人不得擅自改籍,一般来说,户籍是世代相承的。
元代又行户等制,即将各户按其贫富状况分为上、中、下三等,每等又分上、中、下三等,一共九等,以此为摊派赋税和征发徭役的依据。
元朝的赋税差役制度有什么特点?
元朝赋税差役制度最大的特点就是北方和南方不同,元朝统治者根据南北方的不同实际情况,定下了北方以户口为准、南方以土地为准的赋役征收原则。
在北方,赋税分为税粮和科差两类。
税粮又分丁税和地税两种。
元统治者规定:每丁每岁纳粮税粟二石,每亩地每岁纳粮税粟三升。
不过,按元廷的规定,丁、地税是不需重复交纳的。
科差分为丝料和包银两类。
丝料由投下人户和普通人户交纳,投下人户每二户出丝一斤给国家,每五户出丝一斤给领主;普通人户出丝的数目没有记载,但应与投下人户相当。
包银主要由普通人户交纳,每年每户交银四两。
在南方,征收夏、秋两税,这两税都是土地税,而以秋税为主。
南方秋税按土地肥瘠不同,分成若干等级,从最低的每亩一升到每亩三升不等,大体上是依循宋代旧制。
夏税则有的地区征,有的地区不征;有的时候征,有的时候不征;征时以秋税为准,往往折成其他物品或币钞。
南方亦有科差,分江南户钞和包银两类。
江南户钞是北方五户丝户的变形,即江南的投下户向领主交纳钞币,世祖时定为每户五钱。
包银只在江南一度实行,由于广泛的反对而很快中止了。
此外,元廷还在全国范围内征收盐课、茶课、酒醋课、商税、市舶税等数十种税收,称为“诸色课程”
。
元代的差役分力役和职役两类,其承担者主要是广大的民户。
力役包括建造工程、运输货物、开挖河渠等体力工作。
职役主要是充当政府基层管理人员。
元代的差役是压在人民身上的极沉重的负担,往往使得百姓倾家荡产、妻离子散。
在很大程度上,正是这种沉重差役制度激化了社会矛盾,最终导致了元代的灭亡。
元朝实行了什么货币政策?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在全国范围内使用纸币的朝代,元朝的纸币叫做“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