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而科举的有限保留,自然也就有限地发挥了它的调节作用。
科举的实行,不但在一定程度上使儒家思想文化在汉地得以继承和传播,同时,也带动和提高了边疆后进地区文化的发展和普及。
全国各行省自岭北至海南、云南,从陕西、甘肃到辽东都按所定数额选举子人试,再辅以学校的建立,则使先进的汉文化得以向边疆地区推广,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发展。
尤其是西北地区,色目人中出现了不少汉文化修养很高的知识分子,这无疑是以各少数民族汉文化水平的普遍提高为基础的。
自元仁宗恢复科举,试题多以朱熹及其门人弟子对四书、五经的注疏为准,《春秋》许用左氏、公羊、谷梁三传,《礼记》仍用古注疏。
这种专以理学取士的制度,自元朝开始,为明、清所袭,维持了近六百年,对理学,尤其是小学的普及与传播起了促进作用,也给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政治、文化带入了更多的消极影响。
注释①《元史·耶律楚材传》载,丁酉年楚材向窝阔台建议兴学校,行科举。
他说:“制器者必用良工,守成者必用儒臣。
儒臣之事业,非积数十年,殆未易者成也。”
②《庙学典礼》卷一(选试儒人免差)。
③《元史·选举志一》。
④《元史·选举志》载,世祖至元初年,有旨命丞相史天泽奈具当行大事,尝及科举,而未果行。
⑤《元史·世祖纪三》、《元史·选举志》。
⑥《羽庭集》卷二,刘仁本《送大璞圯上人序》栽:“佛宗有三,日禅、日教、日律。
禅尚虚寂……而教则通经释典。
徒单公履意欲将科举比附为教,以引起元世祖的重视。
⑦《元史·董文忠传》。
⑧《元文类》卷八《左丞许文正公》载:庚申,上正位宸极,(许衡)应诏北行,至上都,入见,问所学,曰孔子;问所长,曰虚名无实,误达圣听;问所能。
曰勤力农务,教授童蒙;问科举如何,曰不能;上曰:“卿言务实。
科举虚诞,朕所不取。”
⑨《元史·杨恭懿传》。
⑩《元史·世祖纪十》。
《元典章》卷三一《科举程式条目》载:关于开科取士,“世祖皇帝、裕宗皇帝几遍教行的圣旨有来,成宗皇帝、武宗皇帝时分,贡举的科法度也交行来上位根底合明白提说。”
可见自世祖至武宗时,议论一直没停,但科举也一直没行。
参见姚大力《元朝科举制度的行废及其社会背景》,元史及北方民族史研究集刊》第六期,1982年。
《元史·李孟传》。
许有壬《至正集》卷三二《送冯照磨序》。
《元史·彻里帖木儿传》载:时罢科举诏已书而未用宝,参政许有壬入争之。
太师伯颜怒曰:“汝讽台臣言彻里帖木儿邪?”
有壬日;“太师以彻里帖木儿宣力之故,擢置中书。
御史三十人不畏太师而听有壬,岂有壬权重于太师耶?”
伯颜意解。
有壬乃曰:“科举若罢,天下人才觖望。”
伯颜曰:“举子多以赃败。
又有假蒙古、色目者。”
有壬曰:“科举未行之先,台中赃罚无算,岂尽出于举子?举子不可谓无过,较之于彼则少矣。”
伯颜因曰:“举子中可任用者唯参政耳。”
有壬曰:“若张梦臣、马伯庸、丁文苑皆可任大事。
又如欧阳元功之文章,岂易及邪?”
伯颜曰:“科举虽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