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至此,只有用武力来解决汗位问题了。
经过4年大战,阿里不哥众叛亲离,至元元年(公元1264年)七月,不得已归降了忽必烈。
统一全国至元元年(公元1264年)八月,忽必烈迁都燕京,改燕京为中都,至元九年(公元1272年),改中都为大都,把中央政权机构设于此地。
这一举动一方面避开了叛乱诸人的威胁,立足于人力、物力俱丰的中原地区,以驾驭幅员辽阔的大蒙古国;另一方面,显露了忽必烈在取得蒙古大汗地位之后,志在灭掉南宋,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
至元八年(公元1271年)十一月,忽必烈宣布将“大蒙古”
国号改为“大元”
,以一个新朝雄主的姿态登上历史舞台。
在即位的最初几年里,忽必烈致力于巩固汗位,对南宋只求维持现状。
至元四年(公元1267年),忽必烈在巩固了自己的地位、作了长期备战之后,便举兵南下伐宋。
至元九年(公元1272年)正月,元军攻克襄阳。
元军占领襄阳之后,就等于一脚踢开了南宋的大门,南宋王朝的灭亡是无可挽回了。
至元十六年(公元1279年)二月,南宋的最后据点崖山被攻破,南宋灭亡,全国统一于元。
元朝建立忽必烈建立元朝,结束了自唐以来的分裂时期,使中国再次实现了大统一。
汉化政策和制度的确立元朝建立后,有意识地保留了中原的一些封建制度,但关于采用什么政策来统治汉地的问题,从蒙古建国之初就有争论。
元世祖即位后,围绕着采用汉法问题,斗争更为激烈。
当时蒙古已统治中原地区,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其统治,忽必烈不得不大量任用汉人,采用汉法。
所谓汉法,不仅仅是指中国传统的封建剥削方式,更主要的是它包括一整套先进的生产方式和与之相适应的全部上层建筑。
它是与保守落后的蒙古“旧俗”
相对立而存在,相比较而产生的一个概念。
汉法的采用,反映着当时蒙汉民族之间的相互影响达到的新高度。
汉法的采用进一步促进了蒙古族封建化的速度,并使元王朝的统治取得了汉族地主阶级的支持。
中央集权制度忽必烈为了贯彻汉法,巩固对全国的统治,在政治上加强了中央集权。
在中央设中书省总理全国行政事务,枢密院掌管军事,御史台负责监察。
在地方上设立行中书省,简称行省。
行中书省各设丞相一人,掌管全省军政大事。
行省下设路、府、州、县。
当时全国共有十个行省,即岭北、辽阳、河南、陕西、四川、甘肃、云南、江浙、江西、湖广。
至于山东、山西、河北和内蒙古等地则称为“腹里”
,作为中央特区,由中书省直辖。
行省制的确立,从政治上巩固了国家的统一,使中央集权在行政体制上得到了保证。
这是我国政治制度史上的一项重大变革,对后世有巨大的影响。
在军事方面,忽必烈实行军民异籍、军民分治的政策,使军职不得干预民事。
虽然军职世袭的旧制被保留了下来,但军队的调遣、军官的任命,都由枢密院直接掌握。
元朝军队分为蒙古军、探马赤军、汉军和新附军等。
探马赤军是在蒙古灭金时组成,以蒙古人为主体,包括色目、汉人在内的一支先锋部队。
汉军是以汉人地主军阀的武装为基础,经过整编而成的部队。
新附军是南宋投降后改编的部队。
蒙古军和探马赤军是骨干,主要驻防于京师和腹里,而汉军和新附军多驻江淮以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