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把主攻目标从长江上游转移到长江中游,是一项非常明智的决策。
蜀地险厄,易守难攻,又因长期战争而凋蔽不堪。
在当时条件下,即使花费巨大的代价强攻而得之,对改变宋元对抗的总战略态势未必会有多少益处。
而争夺荆襄,兵临大江,再顺流而东,是中国中世纪历史上一再重演过的战争伟剧。
自蒙古南下以后,六盘山一直是他们驻牧休养的一个大本营。
对他们来说,从那里途经汉中,进入川地,甚为近便。
于是攻蜀似乎变成了蒙古侵宋战略中的一种思维定势。
在后人看来,数经挫折后改弦易辙乃势所必至,但对当事人而言,这仍然是了不起的战略转移。
1268年秋,元军开始实施包围襄樊的军事行动。
樊城在汉水之北,较易为元军控制,所以围城重点在襄阳。
元军很快夺得襄阳周围诸要隘,筑寨戍守,包围圈长达数十里。
1269年春又围樊城。
但这时襄阳犹得与其以南诸宋地相交通;另外,襄、樊两城隔汉水相望,有植木江中、贯以铁索的浮桥相连。
所以襄、樊之间及其与外界的联系,并没有完全中断。
1269年初,元廷派北方汉人官僚中资望最高的史天泽带枢密副使衔,偕驸马、枢密副使忽剌出至前线督师。
史天泽视察形势后,又在襄阳外围地区加筑一道围城工事,“筑万山以断其西,立栅灌子滩以绝其东”
,在南线则将城南三十余里的百丈山也置于包围之内。
翌年再筑实心台于汉水中流,上置弩炮,以扼敌船。
再明年即1271年,加筑“一字城”
于襄阳城南的岘山、虎头山一线。
襄阳通往外界的陆路基本上被断绝。
在这之前,一心想建灭宋头功的刘整已开始制造船舰,训练水军。
即使因雨天不能出至水面,也“画地为船”
坚持操习不懈。
从元兵对襄樊实施围城战的次年早春起,宋军就不断地由水、陆两路增援襄樊。
战事之初,宋水师大概还有一定的优势,所以攻击元军和运送衣粮进襄阳,更多地使用舟师取道汉水行动。
张世杰、范文虎、夏贵等名将都曾参与援襄之战。
1270年秋、1271年夏,范文虎先后两次统舟师大举应援,兵力都在10万上下,但均被蒙古军击退。
甚至当1271年秋,元军在汉水中流置放了7枚巨大的圆石以阻塞河道之后,宋军仍然在翌年春末趁江水暴涨,以轻舟强行突破水上障碍,将馈饷送入襄阳城中。
这时樊城的外城已被元兵攻破。
宋军应援襄樊最悲烈的一幕,是由李庭芝招募的3000民兵在张顺、张贵率领下护饷突入襄阳城的壮举。
1272年夏,二张率装满军需的船队,从襄阳上流乘夜浮水而下。
他们以“此行有死而已”
的气概,冲入元军布防于汉水中的水阵,与敌船水手短兵相接,奋力搏杀,竟杀开一条血路,冲过防线。
于天明时分驶至襄阳城下。
这时张顺已战死。
张贵留在襄阳历数月,乃于秋天驾船舰出城,顺流下走,与围城的元水师激战数十里,杀出重围。
后因接应的宋军失期不至,被元军袭败擒获,不屈而死。
1272年秋,元军因襄阳围久未下,决定先取樊城,以夺宋师军心。
至冬,元军断木沉索,焚毁汉水上的浮桥,对樊城实施攻坚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