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他们混在梁国本国的流民里,跟着跟着就到了梁国国都附近。
而他们不往更富饶的国家逃难而往出了名的贫瘠的大梁逃,也是因为这个缘故。
更富饶的国家户籍管理更严,他们连人家的国境线都进不去。
只有大梁,贫瘠是贫瘠了点,但基本上常年都国门大开,不会被盘查。
因为大梁又偏又穷,有能力攻打他们的国家都嫌出兵费用比战利品还贵而不屑于攻打,因此大梁虽然国力薄弱,却稳稳当当的在列国中存活了下来。
所以大梁不论是边境,还是国内,几乎都不设盘查岗口,顶多有些守城门的兵丁,但大多数也只是走个过场,并不是真的要查人。
陈国人们行走在梁国不必担心被拦下,但要从梁国回陈国,需要横穿大梁的北定府才能到达边界,不是一两日就能到的,路上得停下来歇脚。
到了中午时分,众人停靠在了一个官道附近的小村子外。
陈国人们就地取出些干粮,打算对付完午饭。
奉天与他们一样,也吃干粮,并没有搞什么特殊。
众人在马车外啃着饼子活动手脚,顺便透透气。
他们歇脚的位置离那个小村子很近,时不时的能看见有本地的梁人背着筐挎着篮出入。
陈国人们看着那个小村里的梁人似乎个个都欢喜雀跃的样子,有些好奇。
“嗳,你们瞧,他们背上背着的是什么?怎么个个都没见空着手的呢?”
“莫不是去采买盐米回来了?”
“也不大像啊,哪有家家户户都同时采买盐米的?这又不是年节。
再说了,大梁不也遭了旱吗?听说国都米粮都涨到十几文一斤了,要是买这么多盐米,那得花多少个钱啊!
庄户人家哪来的那么多钱哟?”
那人话音刚落就被同伴捅了一肘子:“嗐!
你是不是忘了神使大人去救灾了?如今旱情已解,大家肯定是不缺粮了!”
刚刚说话的男人小声嘀咕:“那也不对啊,就算旱情已解,新征的粮税应该也没这么快到国都来吧?而且陛下不是下令免了遭灾州府的赋税吗?”
众人议论纷纷。
有人耐不住好奇,便远远的朝路过的村民招手扬声问道:“哎!
老伯!
你们怎么个个都背着筐提着篓哇?这是要做什么庆典还是怎的?”
那个被喊的老伯笑眯眯的应道:“不是庆典!
是去官府买的国库米哩!
官府老爷说咱们陛下|体恤百姓,特意开了国库补贴咱们!
官米一斤只消两文钱,所以大家都去买官米啦!”
“而且这官米可不是普通的米!
官府老爷说这是蓬莱神尊赐下救难的神米!
嘿,别说,咱庄稼人年年种地,还真没见过这样好的米粮!
果真是神米嗳!”
原本梁人们确实快要没米下锅了。
旱情让他们自家田里的米减产,这会又赶上青黄不接的时节,去岁存的米粮也快见底了。
人们只能去外头买米,可前段时间国都中米粮商行的米都涨到了十几二十几个钱一斤,使得众人叫苦不迭。
但就在这时,梁王下令大开国库,将神赐的米粮运往各处府衙,以极低的价格售卖给百姓们,好使他们渡过今年的难关。
梁人们得知了消息,纷纷奔走相告相约去买官米,所以陈国人们看见的,就是买米归来的村民们。
这里离国都近郊只有半日的车程,国都发下来的官米早早的就到了这边的府衙,官府告示一贴,就有人敲着锣在村镇上沿途通知,于是村民们便欢天喜地的买米去了。
与陈国人搭话的老伯乐呵呵的掂了掂背上的大筐:“后生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