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来找范荣付费做咨询的客户,说通俗点就是挣了点钱的大老粗,这些当下社会流行的很多东西,他们根本没接触过。
范荣稍微给他们一讲,再一吹,然后再带着走几家闹市区的门店,立刻把他们想要大赚一笔的心情挑动起来了。
心潮澎湃之下,他们很难理智客观判断这笔生意是否可行。
他们的认知也不足以让他们能够做出风险预估。
大城市的投资够不上,小城市,熟悉的家乡是最好的切入点。
一家家的山寨店就这么开上了……
范荣为了做好全方位的信息提供,他也会去各种展会寻找资源,但是他寻找的资源并非说要媲美连锁大牌。
他寻找资源的核心点是有利可图……
层层利益盘剥之后,真正落到产品本身的金额少之又少。
自然很多人的店开起来了,但是因为供货的品质跟不上,失去了生意的核心支撑就没办法留住客户。
生意当然不能长久……
这期间,范荣就要发挥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以及自己无微不至关怀客户的表面态度。
然后这些投资失败的人,把问题都归结在自己不懂经营,盲目跨界不懂运作上面。
这样一方面最大程度降低了他们来找范荣扯皮,另一方面万一他们还有资本,可能还会被范荣再次割韭菜。
其中一些人实力雄厚,准备投资的金额预算也会不同。
从选址到供应商选择范荣也会注意,甚至会打听清楚大品牌加盟后,手把手教他们加盟大品牌。
这帮人大部分都赚到了钱,结局就是更把范荣奉为大神。
日常请吃喝都是小意思,更是主动给范荣推荐客户,积极参加范荣举办的各种培训会。
目的只是想要和范荣保持友好关系,获得当今最前沿的咨询和发财机会。
范荣的能耐也就是能忽悠住百万以内的投资,再往上他是真不行了。
但是这些送上门赚钱的机会,他不想放过。
所以他从过来外一些商会,一些大型传销直销企业获得了灵感,组织运作商务考察团。
范荣最开始想全部照搬他看过的那些模式,雄心壮志做大做强。
要组织他的信众去全世界最发达的国家挨个打卡……
和最好的旅行社合作……
领略最美的风景。
虽然范荣脑子里冒出这个想法时相关常识一概没有,但是他的公司在帝城,汇聚了各行各业的优质资源。
潘思琪那段日子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和不同的旅游公司打交道。
但是时间花了那么多,未必有回报。
运作成熟的旅游公司给的答复虽然有多差别,但是大框架几乎一模一样。
想要实现范荣的想法只能做定制团,最低五人成团,不满五人也要按五人算费用。
吃住行可以全方位定制。
利润模式可以按人头给佣金,可以给底价范荣自己加价。
总之一切可谈,前提是范荣真的能提供源源不断的客户……
听起来好像合作门槛不高,范荣仔细计算完,发现成本很高。
且对方在了解了潜力客户结构后,直白表示,这些潜力客户也许不缺钱,但是未必能去到范荣计划中的国家。
这些人的背景,可能过不了发达国家的签证审查。
更何况有的发达国家还要求面签,可能见面说不到三句话直接拒签。
他们虽然有钱,但是发达国家不仅单看银行卡上的数字。
综合各方信息反馈,范荣发现这条路走不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