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请公子以尚书教我!
!”
一道道声音冲破雨幕,汇聚成河!
浩浩荡荡,绵绵不绝!
刘昭回过神来,擦去脸上眼泪,急忙避开,不敢与王扬同受此礼。
谢星涵、乐湛等人也纷纷退到一边,只留王扬一个人站在原地,身边还有陈青珊为之撑伞。
王扬踏出伞外,陈青珊立刻跟上,要继续为王扬遮雨。
王扬摆摆手,任凭雨水浇身,整衣敛容,躬身回拜:“王扬不才,愿与诸君同学互进,共研精义!”
衣袖在雨中微微摆动,似乎与风雨共舞。
这幅震撼人心的画面将永远地印刻在每一位旁观者心中!
所以当宗测拎着桌案,带领众学子杀出时,看到的,也是这样一幅画面......
......
然后郡学内便出现了一个百年难遇的奇异场景,今古文尚书两派的学者学子们混杂而坐,衣衫狼狈,身上雨水流淌,一个个跟个落汤鸡似的,场面凌乱,但无一人在意,所有人都专心致志,凝神谛听。
“.......方才我讲了何谓知识分子,何谓知识阶级。
然我以为,凡知识分子,必备一种考求知识之信念,而后可谓知识分子。
凡知识阶级,必有一种超越现实之情怀,而后可成知识阶级。
唯如此,方能摒除心志之桎梏,唯真理是从。
学术乃一国智识文化所系,必以发扬真理为目的,致广大而尽精微,而后可称规模、称宏远。
若问理想但云房车,言所欲只道富贵,使镇国高校成蝇汲之所,学问深造为进身之阶,则非真知识分子也。
若一国之知识分子不能怀一种非止于自身身家之光明理想,则更无以求民众,无以求国族之演进繁富......”
——————
注:关于伞在此时是否得到广泛使用的问题,虽然《南史·王微传》记云:“有时涂中见相识,辄以笠伞覆面”
。
《格致镜原》引《玉屑》云:“魏人以竹碎分,并油纸造成伞,便于步行骑马,伞自此始。”
一南一北看似有代表性,但前者只限士大夫,后者则应属后人臆测,全无依据。
(不过也可能是宋人见到如今未见之文献?还有,这条引文从文献学的角度其实很值得怀疑,未必立得住脚。
待考。
)
南北朝史料中言“伞”
多为仪仗用伞,现存壁画中的伞也是如此。
所以依据现有证据,当时伞很可能未普及开,但南北朝史料本就不如唐宋丰富,论其平民的日常生活视角,就更不如之,所以说不定当时百姓也用,只是未记?
不过我还是认为这种可能性很小,但如果用这个再写王扬造伞什么的实在无趣,所以本章中虽然写了伞面成片的画面,但未必符合史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