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书屋

第六百八十五章 试探(第2页)

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可他终归是指挥大兵团的经验较少,超过两万人的大兵团进军仅有三次。

第一次是从西宁去甘肃,那次非常顺畅,虽然关外没有道路,但戈壁滩的硬质路面,给元帅军大量车骑创造了快速行进的有利条件。

并且在西北辽阔的大漠戈壁上,对指挥官熟悉路途、寻找水源的要求较高,而对指挥的影响极小。

第二次则是东征,第一次指挥庞大兵力,虽然也同样没有携带后勤,但遇上了指挥失灵、安置失当的问题。

而这次刘承宗没问题,出问题的是路况。

援兵营的沉重携行,在关中平原的日常操练中没出过问题,可按照那个路况进行北征,问题就来了。

这次他们是由低往高走,几乎每一步都在爬坡,牲口按正常行进都是重役,更别说还要驮运士兵甲胄枪械,导致两个营四天骡子驴子倒死六十多头。

牲口死了就得由兵来拉车,结果越走越慢,别说步兵日行八十里了,就连炮兵日行六十里的速度都跟不上。

刘狮子开始还奇怪呢,咋俩援兵营并着膀子往后掉队,该不会是要叛变吧?

但心想不至于啊,第一旅援兵营参将唐通,老家泾阳的,而且就算他要叛变,第二旅援兵营也不会叛变,那边参将是永宁的阿六,主打一个无依无靠。

后来发现,真是走得慢,炮都开始用人拉了,八个人顶不上一头驴。

这还援个鸡毛啊,等你俩到战场,那他妈前线都死完了。

正好走到停口镇,刘承宗就对他俩下令直奔信地驻军,等后方调骡子再进军,走慢点也不着急,反正过了这段路就顺了。

过了长武县,再往西北走,不论去庆阳还是平凉,都好走。

这三府交界刚好是马莲河、蒲河和泾河的交汇处,过了这里,往庆阳是上了南北向的大塬,往平凉则进泾水河谷,不仅路上好走,沿途还备好了草料和干粮。

相较而言,平凉府准备的干粮多一些,庆阳府准备的草料多一些。

当然这些不是白来的,刘承宗只在自己的青海大本营有随意征发徭役的面子。

在平凉和庆阳可不行,要让百姓给准备吃的,得出银子买。

当然最关键的还是平凉和庆阳,在蒋应昌和鞠思让的治理下,有人有地,才能让他有花钱的机会。

在青海捧着银子走二里地别说买东西,都够呛能碰上个抢劫的,他也就只能征个徭役了。

刘承宗的大队人马虽然在停口镇慢慢走,宗人营的先锋已经伙同塘兵进了平凉城,开始向幕府驻地传递前线的塘报了。

第一封塘报,就是王文秀通报,一股以宁夏游击刘芳名、指挥同知马献图为首的降将降军四百余,因参与宁夏哗变,奔逃至半个城叩关请降,其后有左良玉部追兵。

二道边墙守

将杨彦昌已将之放入半个城。

刘承宗看这份塘报,暗自点头,全自动将军还是比较稳妥的。

半个城在二道边墙北面,中间是边墙,南边是红城堡,把降将放在那里头,即使是伪降也不会出问题。

比起这个,刘狮子更好奇洪承畴,这家伙到底在宁夏干啥天怒人怨的事儿了,搞得边兵哗变就算了,就连游击将军和指挥同知这种地方***都跑到自己这儿来。

中间就隔了半个时辰,平凉的王文秀又送了一封塘报过来。

塘报上说杨彦昌命部下萧光斗弃守半个城,将军兵和降将都放进边墙之内,打算聚集军队出边,打一场防守反击,把追击明军留在半个城。

刘承宗看着塘报吓一跳,心说坏了。

杨彦昌听见左良玉的名字,没有拔腿就跑便算了,居然还有勇气打一场防守反击,甚至想把人家留在半个城。

问题是左良玉那么好揍的吗?

如今明军在关内的诸帅,按战斗力,刘承宗在心里能给左良玉排个天下第一。

没别的原因,左良玉这老油子很懂保存实力,眼下就数他和张应昌的建制最完整。

张应昌是压根就没跟刘承宗打照面,而左良玉已经是狮口脱险好几次的老前辈了。

关键杨彦昌的勇气来得不是时候。

一来,左良玉部不是想南下抢陕西,人家只是追击兵变叛军而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极品捉妖系统重生之都市邪仙NBA禁区推土机玄学大佬只想当咸鱼是他唯一的光赤骨天梯当反派绑定了女主系统太古神王我的狗狗公司闻名世界快穿之路人不炮灰凌天至尊我的未婚妻是主播特种岁月豪门拖油瓶,我靠画符爆红全网(系统)当幸运值为max时师妹疯癫一笑,对方生死难料侯门嫡女,相公宠上瘾西游记:四川话版乱世情歌:农门女将好男人他有金手指[快穿]龙符万界时空穿越者抢救大明朝绝世保安我和大圣是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