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崔季明看到这里,深深呼了一口气,转头看向等待的殷胥:“有一小部分内容,我不能读给你。
或许你以后能破译的时候,自己再来看也无妨,但能帮到你的,我一定会读给你听。
下面就是了。”
她轻声念道:
“所谓文明的曙光,绝不是发展技术、开办工厂、兴造武器。
这是最表层的现象,是文明的果实,想要让近代化长期存在,不可能直接将果实抛出来。
可惜的是,这里还太早,甚至可以说是一个中古时代,连最基础的土壤都还没有出现。”
“纵观西方的发展历程,发展的土壤总是高度相似。
若非要说,几乎可以用四点来表述。
流动性、平等化、集权化、法治化。
但可以说,大邺一项也没有。”
崔季明读道。
殷胥的呼吸放轻,他听得全神贯注。
崔季明自嘲的一笑,同样是穿越者,果然是金子不论在哪里都在发光。
高祖的能力与学识,前世能功成名就,这一世就算出身三流世家也能成为帝王。
崔季明知道这一册书中的内容意味着什么,更不敢弄错,慢慢读来。
“且谈土壤,还不说种子与浇水。
我将流动性放在了第一个,便是因为它是最难做到的。
流动性意味着百姓没有人身依附,更代表着阶层之间可流动。
前者需要农业生产力提高,才会有更多的人从农业生产中脱离出来,不论是读书、经商、做工,但一定要有人离开固定的居所,在地区间游走。
只有更多的人群能够从农业中脱离出来,才会有后者实现的机会。
固化的等级结构被打破,不论是做什么,任何人都可以通过各人的努力获得上升的机会。
然而后者,或许在封建王朝中就没有被完全实现过,科举这条细窄的道路显然不能称之为流动。”
殷胥陷入了深思,半晌才喃喃道:“……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说的竟是这个意思。”
“平等化,则是世袭的特权式微,或许到了现代也不可能也不能完全实现平等,但人与人之间因不同出身的地位之差不再是如今的悬殊,它不再是不能跨越的悬崖,而是可以供努力之人攀登的山坡。
然而在一个在北魏建立后,草原的部曲奴婢制度大行的时代,这一点还不知道多少年能够实现。”
“集权化可与前者相对应,贵族封建制作为落后的制度,理应被相较于更先进的王权制度淘汰。
只有如此,贵族的政治权力才能被打散,由文官系统来接替。
文官化的权层,表示了家族式政权瓜分的时代将会结束,权利的分配与行使将会由明确的程序与制度来规范,人情与个人意志能发挥的余地将更少。”
崔季明眼眶发热起来,她看到一个活了两辈子的老者,在晚年拼命的思索,给这个时代能带来什么。
这些对他而言,已无任何功利,但如无数的科学家在思索遥远的世界,他终于摒弃了自己的胆怯与为世俗打拼的百年生涯,想要做些不在乎他人口碑,只盼留下影响的事情。
“法治化。
这一项作为‘土壤’,放在了最后。
因若无前三者在一定情况下的视线,法治将极难贯彻。
流动化开展,社会将不再是完全的熟人、人情化,法治开始有用武之地。
平等化进行,百姓也可以因不符合律法一事有状告他人的资格,法治将正式开始使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