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被诸葛亮所问的是一个六十来岁的老伯,眉开眼笑地回答诸葛亮。
诸葛亮眼睛一闪,面上依然沉着,“不知各家各户留了多少粮种?”
老伯听着诸葛亮的话倒是警觉得很,“怎么,你家中没有这两季的粮种?”
“正是,家中依然还是那一季的粮种,听这两季的粮食,我还以为是传言而已。”
诸葛亮瞧着就是个正人君子的模样,他这般话,老伯摆手道:“绝非流言,而是货真假实。
不过,凡魏国之内,皆已推广两季的水稻,你没有,必然是那江东或是益州地界的人吧。”
诸葛亮倒也不欺瞒,“正是。
粮食是百姓的命根子,百姓皆思温饱罢了,我也只是想让百姓都能像你一般吃饱穿暖。”
老伯听着这真诚的话,笑晾:“你莫不是当官的?难得遇到你这样的当官的,有一颗实实在在的想着百姓的心,难得,难得。”
这一声夸赞,一旁的马谡道:“我们丞相最是一心记挂百姓的。”
“我们陛下更是。
瞧瞧这两季的粮种,那就是陛下让人研究出来的,如此利国利民之大事,放在心里又做成的,就只有我们女帝陛下一人。”
老伯一副很是引以为傲的模样,马谡忍不住地道:“如今这武陵郡已非魏之所有,往后莫要提起那魏帝,那是窃国之贼。”
“你这人怎么话的。”
老伯一听那辱及曹盼之言,立刻变了脸『色』,诸葛亮唤了马谡一声,连忙安抚大叔道:“老伯莫怪,我这兄弟一时口不择言,非有辱人之意,老伯莫怪。”
与那老伯作了一揖,诸葛亮没有忘记正事,“不知这两季的粮种,能否卖我们一些,我们也想带回蜀地,若能在蜀地推广,也是造福百姓之利事。”
百姓知百姓之苦,老伯看了诸葛亮一眼道:“我看你是真心实意为咱们这些百姓的,粮种一事,我就帮你问问,因着从前秦将军得闲总爱带我们开垦荒地,各家各户倒是习惯了预留多一些粮种,就备着要用上。
今年也不知怎么了,秦将军到现在都没有带兵来。
不过,咱们的田地都够多了,再开得多了,反倒是顾不上了,许是秦将军也察觉了。
我去帮你问问粮种的事。”
“多谢老伯了。”
诸葛亮真心实意地与那老伯作一揖,老伯拍拍身上的衣裳走了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诸葛亮道:“与武陵和宜都的太守下令,无论这两郡的百姓如何称赞魏帝,任何人不许跟百姓争执。”
马谡听着甚是不满的道:“可是,武陵郡与宜都郡都已经归了我们了,他们还口口声声夸着魏帝,这像是什么样?”
诸葛亮道:“那只能证明她得民心,想要民心向着我们,那就要做得比她更好,而不是责怪民心偏向她。”
万万没想到诸葛亮是这样的反应,马谡顿了半响反应不过来,诸葛亮道:“百姓是最实在的人,谁对他们好,他们心里就有谁。
强制百姓不可议论魏帝,那是下下之策,只会让百姓的心更偏向她,更觉得我们不如她。
此事,传令下去,任何人若是因此而与百姓起争执,严惩不怠!”
“是!”
听到诸葛亮如此果决,马谡总算是听进去了些,应了一声去办。
倒是与诸葛亮一道走走的诸葛瑾道:“论把控民心,你强还是她强?”
诸葛亮并没有回答,诸葛瑾看向他,诸葛亮弯下腰,从已经翻过去的泥土缝里捡起了一束稻穗,上面的谷粒饱满。
诸葛亮用力捏开了,『露』出了白玉般的米粒,诸葛亮放进嘴里嚼了嚼,赞了一句好米。
“你你凭什么跟曹盼斗?论兵力,曹魏是益州远所不能及;论民心,窥武陵郡一面便可知,曹盼有多会收买民心,单以这两季的粮种,解决了百姓的衣食,百姓对她是感恩戴德,你要怎么让已经心偏向曹盼的这些人,把你放在心里,不觉得自己是魏民,而是汉民?”
诸葛瑾得不到诸葛亮的回答,却没有放弃,而是继续地追问,诸葛亮看了诸葛瑾一眼道:“只要真心为百姓好,日久见人心,不争一时之得失,将来自会见真章。”
作者有话要: 泪目,知道你们想加更,然而最近事情太多,码字没速度,只能保持着日更九千,九千一更,不少了吧!
喜欢三国之顾盼生辉请大家收藏:()三国之顾盼生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