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曹盼点头道:“无知所言不虚,确实如此。”
所以,墨问道:“故而若那诸葛孔明以汉室的名誉诏告下,让孙权的长子承吴王之爵,那便让铜雀台上的文人文子好好地一,这事该怎么看?”
“顺便让人去一趟益州,与那位李严好好地。”
墨问一眼看向周不疑,周不疑心下暗叹,看了墨问一眼而与曹盼道:“陛下,臣以为李严这颗棋子此时不宜动。
也是用不上李严。”
曹盼点零头,“朕也是这样想的。”
周不疑作一揖道:“陛下,声名之累,于势起时有用,但于如今刚刚拿下江东大半基业的诸葛孔明而言,有用也不一定非常的有用。”
“陛下与诸葛孔明的关系,下皆知。
听闻赵云自刎于诸葛孔明床前,将士入内看之,禀于刘备,刘备依然将蜀地,幼主托付于诸葛孔明,并且留话,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无才,君可自取。
足以证明刘备对诸葛亮的信任,这份信任,随着诸葛孔明与陛下平分江东,而收回昔日关羽所失之荆州二郡,李严纵然妒忌诸葛孔明大权在握,也知道,如果他真的『逼』得诸葛孔明倒向我们,吃亏的是益州。”
周不疑一一地将益州的情形分析道来,遂一的反驳了墨问刚刚所出的主意之不可取。
“李严其人,虽是庸才,总还有几分才,这等关乎益州之大事,他就算是想要『乱』来,也会有劝着他不可妄动的。”
周不疑继续地劝。
墨问道:“故,元直以为,此计无用?”
“确实无用。
因为诸葛亮是不会亲自授人于柄的。”
曹盼很肯定地告诉墨问。
周不疑也肯定地道:“确实如此。
细细想了想,诸葛亮既然一心忠于汉室,对于曹盼这个窃汉之贼,他又怎么会认下了曹盼封予孙权的吴王封号。
纵要封王,那也是要重新封的。
曹盼道:“便依元直所言。”
一众人听着都不约而同看向曹盼,曹盼还有些奇怪,“诸卿这是何故?”
荀攸这个首相轻轻地一叹道:“陛下稳重如同往日,臣等就放心了!”
毕竟刚刚平定了江东,这样的功绩在前,曹盼很年轻,哪怕是不年轻,想着再接再厉,一统下什么的,那都是正常。
所以,荀攸的是实话,他是真的怕曹盼急了。
对此曹盼笑道:“江东刚得,未曾太平,朕不思一股作气拿下益州,不仅是因为时机不对,也是兵力不够。
朕虽然想要一统下,但却不打没有把握的仗。”
墨问想坑诸葛亮,曹盼却能分析出此事之不成,其知诸葛亮甚深,亦知下局势。
“陛下英明!”
必须要夸赞曹盼的,想曹『操』不就是因为平定了乌丸,又得荆州,觉得自己能够一股作气平定下了,这才会在赤壁吃了那么一个大败仗,至此而在有生之年都不能得偿所愿。
拿着曹『操』的例子来跟曹盼比,幸亏只是在心里想一想而已,否则曹盼非得急。
“那么,诸郡之事就这么定下了。”
绕了那么多,正事总不能忘了。
曹盼的理由那么充足,叫他们都没法反驳,除了认可曹盼的意见,都没其他的可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陛下,江东事平,陛下子嗣一事?”
荀攸硬着头皮地上去提醒曹盼一句,比起江东来,曹盼有无子嗣传承关系更重大。
纵然如今曹盼平定了江东,后继无人,人心不定,下不宁呐。
曹盼看了荀攸一眼,“朕已有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