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事实上,直到1934年港英殖民地政府才开始实行出入境管理制度,各国人士需要有签证才能入境。
但是当时的华人仍旧可以免签进出香江与大陆,那时候算得上是真正的省港一家亲。
在此期间经历了抗日战争,日治时期,英国重新夺权、重返殖民地,蒋匪败退,共和国成立等等各种历史变故,导致大量的内陆人选择移居香江。
共和国成立之后,国家作出了暂缓收回香江的举措,主要是出于经济和政治方面的双重考量。
当时以美国政府为首的西方国家出于政治方面的考虑,对新共和国采取外交孤立、经济封锁、军事威胁等手段,企图将新共和国扼杀在摇篮中,为打破西方国家对共和国的经济封锁,保留香江作为国际进出口贸易的通道是很有必要的。
而当时的香江是国际自由港,不但能够相对容易地获取原材料,购买技术设备的渠道也比较广泛,大陆可以通过香江实现转口贸易以此来满足国内经济建设的需要。
另一方面做出暂缓收回香江的决策、放手香江给港英殖民政府统治,换取了英国政府成为全球第一个承认新共和国政府的国家。
香江的地位达成明确共识之后,当时的港英政府出于意识形态的对立和经济制度的截然不同,于1951年在边界地带开始设立边防岗哨,阻止内陆民众随意进出香江,从此大陆的共和国人必须持有签证才能进入香江。
从此刻开始,移民香江逐渐变得艰难,然而港英政府出于经济发展的需要,为了解决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劳动力短缺的问题,当局开始实施新身份证申请政策。
新政策规定,凡成功抵达九龙、港岛市区而又具有工作能力的都发给香江身份证,这实际上相当于变相地承认了非法移民的“合法”
身份,对于非法入境者来说无疑是“大赦令”
,以致助长逃-港风潮愈演愈烈。
对于刚到香江不到一个星期的林宇来说,不了解这段历史情有可原。
林宇不由得有些将信将疑,还没等他开口询问,炳叔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皱着眉头有些厌恶的说道:“可能要花些钱而已……你放心吧,等会我亲自带你们去办。”
吃过早饭后,大约九点钟左右,炳叔带着陈天佑和林宇一起出门去附近的油麻地警署办理身份证。
地处西九龙总区油麻地分区的油麻地警署,最早成立于1893年,一开始位于上-海街及众坊街交界处,警察在这里整日的进进出出,附近的治安日趋转好,很少有人敢在这里惹是生非,久而久之当地的香江民众将上-海街戏称作“差馆街”
。
随着九龙半岛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多,经过香江警务处的重新规划,油麻地警署于1922年搬迁至位于加士居道、粤省道及众坊街交界处,并且新建了办公大楼。
重新设计的油麻地警署采取了爱德华式建筑风格,为了凸显警队的影响力和权威性,整座建筑设计的相当宏伟和壮观。
警署楼高三层,大致分成三个部分,左右两翼与中央合成一个勾形建筑。
因风水关系的缘故,面对众坊街及粤省道的警署入口设计成了锯齿形状。
面向街道两侧的的二、三楼采用了开放式的建筑风格,并加以拓石支撑而形成回廊。
警署内铺有柚木地板,墙身有西式装饰物,勾形中间点的顶层房间,净空高度高达十多呎,向来是高级警官的宴会厅和休息室。
一行人穿过圆柱门廊,推开镶有玻璃的对开式大门,走进警署大厅,正对门的是报案中心以及警署接待处。
三三两两的几个穿着制服的警察或站或坐地在围在一起抽烟闲聊。
林宇在国内虽然没进过警察局,但想必也没人敢当班的时候就在警察局的公共大厅里无所事事的抽烟,他不禁皱了皱眉,一时摸不清套路,只得一言不发地和陈天佑跟着炳叔走了过去。
炳叔面带微笑,上前小声地说了一句:“阿SIR,我带同乡过来办身份证的。”
几个人似乎没看见也没听见一般仍然在那闲聊,炳叔等了一小会,眼角有些抽抽,仍然耐着性子面色不改,稍微提高点音量又重复了一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