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赵胜军一愣,顿时想起来,旁边收拾猪脚的黑子娘手里一滞,转头看着温欣,温欣高兴的拿着那个缸子走到黑子娘身边,“婶子,我亲哥就是在九十六军团,就是这个九十六军团!
说不定我可以让他帮着找找人!”
黑子娘满脸皱纹皱成一团,显然被温欣的话有些惊到了,愣怔在那里,有些茫然,看着温欣喃喃道,“真的?”
温欣高兴的拉着她的胳膊,“当然是真的,我哥是九十六军团里的一个中校营长,就算他不认识叔叔,他在九十六军认识的人也多,总有见过的,我今天就写一封信给我哥,让他帮忙找人,婶子你就把叔的各种信息都写给我,我好让他找人。”
黑子娘愣愣的,半天没动,这么多年的音信全无,忽然有了个线索,竟六神无主起来。
温欣说了两遍,小黑子掏出了纸笔,两个孩子都看着他们的娘,黑子娘这才重新跟温欣确认了一遍,打起精神来。
晚上在黑子娘家吃了卤的猪蹄,吃完又把黑子爹这些年的各种信息进行了汇总梳理,各种信息整整写了满满的两页纸,黑子娘才千恩万谢的送温欣和赵胜军两口子出来。
“温知青,替俺……谢谢你哥啊!”
温欣是今晚上第一次听到黑子娘带着哽咽的话,温欣在夜色中回头,就看到灰暗的灯光下站在门口的一大两小,心里突然有些酸,这是一个家庭的期盼,顿时觉得手里的两页信纸都变得沉甸甸的了。
“放心吧!”
温欣朝她们挥了挥手。
回了家温欣就趴在桌上给哥哥写了封信,连同黑子娘写得关于黑子爹的各种信息的两页纸都折好,明天让赵胜军去寄出去。
晚上躺在床上,温欣靠在赵胜军的怀里,脑子里却不由自主的出现刚刚的画面,“你说黑子爹能找到吗?”
赵胜军摩挲着温欣的肚子,还没来得及说话,就听媳妇自问自答的说,“肯定可以,我哥那么厉害,肯定找得到,你说是不?”
赵胜自然希望黑子爹被找到的,但是被这个无所不能的大舅哥找到,赵胜军还是有点郁闷的,有点闷闷的嗯了一声,哎,真郁闷,怕是这大舅哥又要逞能了!
第102章
信件隔天就寄出了,大约一个月以后,温欣就收到了来信,不过遗憾的是温良眼下在党校学习,自己不能亲自回去部队帮忙查人,不过亲哥做事还是靠谱,说是已经把信息给了部队的人,让他们帮着查查到底是怎么回事,有信儿就会通知她们的。
温欣把这消息告诉了黑子娘,黑子一家失望之余又对生活多了一丝的期待。
温欣荒地去年已经开垦好了,今年再翻起地来就快了很多,赵胜军自己的份额和温欣的份额加在一起,两人在原来的荒地附近分了有六亩地,本来是两个人的分量,但是基本上现在都落在赵胜军一个人身上了。
小土狗不负所望,又主内又主外,温欣每天拉着保尔去地里给赵胜军送饭的时候,地里几乎每天都变一个样儿。
小土狗别的不行,种地还是很像模像样的,一身腱子肉也锻炼的一天比一天结实,肤色也一天比一天黝黑,在太阳地下发出亮亮的光,温欣则天天时常在家里待着,肚子大起来之后更懒得出门,风吹不着日晒不着,再加上怀孕,荷尔蒙分泌比较协调,皮肤比怀孕前都白,细细的连毛孔都看不见,两人的肤色朝着一黑一白两个方向急速的发展着。
一个越来越黝黑结实,一个越来越白皙嫩滑,两人天天躺在一张炕上搂搂抱抱,彼此看着对方流口水,可真是甜蜜的折磨。
春风一吹,地里种下去的小苗就长出来了,今年种了三亩玉米,三亩高粱,长得生机勃勃的,那小绿苗迎风摇摆,看起来赏心悦目的。
春天了,小黑子下了学有的时候又去村头的榆树上去摘榆钱儿,温欣就会去蹭黑子娘家的榆钱玉米饼吃,顺便聊聊小黑子的学业。
小黑子总会时不时的有意无意的问起温欣哥哥部队上的事,温欣知道他是惦记着他爹的消息。
可是七十年代的信息传递十分的慢,来回的信件传递就要一个月的时间,因此温欣也迟迟没有收到消息。
新的一年大家都有新的气象,刘悠悠似乎对于农村的生活越来越熟悉了,白天下地干活,晚上在宿舍里创作,经过上次在王家屯表演队那场送子下乡的表演之后,她没有因为创作成果被人剥夺而备受打击,反而受到了鼓舞似得,更加激起了她的创作热情,每天晚上都要在家写诗。
温欣不懂诗歌,但是也觉得她有的东西可写是极好的事。
七十年代是个特殊的时代,这个时代是政治介入文艺最严重的时期。
就像刘悠悠之前创作的两出戏剧,送郎参军,送子下乡,这些戏剧之所以受到阳山市的肯定,部分原因是因为这些主题正好的迎合了这个时代,符合七十年代样板化的创作模式。
但是刘悠悠的父亲因为横扫牛鬼蛇神的反右运动中被打成了右,派,继而因为心脏病突发而失去生命,这对于刘悠悠的影响是巨大的,温欣现在读刘悠悠新写的诗歌,多为在阳石子的所见所闻,一花一叶,十分朴素的东西均可入诗,诗中还带着些脉脉温情,显得自由而有灵气。
但这样的灵气在七十年代是没有什么出路的,她也往一些期刊寄过几次稿件,但是无一不是杳无音信。
这也不难理解,温欣看过几个报纸,凡是报纸上的小诗基本上都是抒情政治的,她这种诗自然是没什么出路的。
温欣把这问题跟刘悠悠说了,但是刘悠悠好像受了自家父亲的影响,在这个问题上固执又叛逆,还持之以恒的写诗,并且绝不迎合报纸,虽然没有一首诗被采纳,但是她出入阳山镇上的时间更勤了,有时候下了工还要借温欣家的自行车,就为了上去寄一封信。
正所谓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