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王定英被她这话问得一时语塞,“哪能这么比?算了,我们不扯这个,你哪里来这么多豆子做成豆花豆芽卖?”
“花钱买的呀!”
兰芝道。
老六媳妇一脸狐疑,“哪里有卖?买的多少钱一斤?这样有赚?”
粮站的米粮都不够那些吃国家粮的分配,哪里有的卖?她也悄悄去问过黑市,那里卖得贼贵,算下来没有什么赚头,更重要的是未必买得到,根本就没有几人卖。
兰芝不想和她深究,就说:“本来就只能赚点分分钱,我也从来没想过靠这个赚大钱。
你要不和我一起种粮食,你帮我犁田,我教你赚钱。”
第14章
“犁地?”
王定英顿时没了兴趣。
刘兰芝那几块田都已经长出杂草来了,自打杨老五走后,就没有请人犁过,田里的泥结成死板一块,很耗损犁具。
再说了,王定英自家也有四亩田,她老公杨老六最近忙着给隔壁生产队的人家做房梁,自家的四亩地都还没犁完,哪里有时间给刘兰芝犁地。
“五嫂不想带我赚钱就算了,干嘛还故意为难我?你明知老六没时间,我都找不到人犁田呢!”
王定英心中不满道。
兰芝也不生气,只说:“这不就得了?你看你们都忙成这样,哪有时间帮我做豆腐卖豆腐?他们帮我跑一趟也赚不了几个钱,估计还没有老六一天的工钱多。”
王定英听她这么说,只好作罢,又听兰芝说赚不了几个钱,心中平衡了许多,就背着背篓继续去打猪草了。
老六这一房的两口子算得最精,吝啬又贪小便宜,却一点亏都不肯吃,兰芝可不想和他们合作。
不过水田还是要利用起来,这个年代的稻米太难吃了,不仅粗糙,还拿着钱都买不到,粮站只收不售。
现在农村种的还是常规稻,而不是后来的杂交稻。
常规稻的产量极低,一家人也就产一千来斤,还不够一家人吃,所以很多家庭都混合着其它粮食一起吃,最常见的就属红苕稀饭了。
如果从这个年代走出来的人都特别讨厌吃红苕,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现在还没有耕地机,农村全是原始态的水牛犁田。
耕地机兰芝或许还会用,这用牛拉地,可就难着她了。
不过现在拿钱请人做活的家庭也少,很多人家都是交换农活,你帮我做两天,我帮你做两天,相互就抵消了。
但像原主这样的家庭,就没人愿意和她交换。
刘大鹏夫妇还是考虑周到,主动找上她提起这事,“三姐,明天你就先不做豆腐了,让大鹏把你这几块田先犁出来。”
兰芝道:“这事就不用你们操心,豆腐还是卖起走,犁田这事我自有安排。”
让刘大鹏帮着犁地固然也可以,但这难免会让杨家的人觉得她分不清亲疏,上次去雷风崖追回小梅,杨家的本家人也出了不少力。
若她什么都找刘大鹏,落在别人眼里,说不准还会误会她给了刘家许多好处。
杨老七媳妇身体不好,两口子也没什么经济来源,全靠种地维系生活。
上次抓人贩子和赵大婆,老七也出了力,她若找杨老七帮着犁地,众人也没什么好议论的。
今天下午刘大鹏夫妇从城里回来时又给她带了一大块肉,兰芝晚上煮成白肉,切了一半端着从后檐沟去了杨老七那边。
杨老七媳妇这两天又病了,兰芝过去的时候她正拖着没精打采的身体淘米,杨老七则在客堂切猪草,他们四岁的女儿在灶门前传火。
这就是这个时代的农村人家的常态。
见刘兰芝端和小梅过来,几人还有些吃惊。
小梅手上端着一大碗肉,半瘦半肥的,估摸有七八两;刘兰芝手上则端了一小砂罐肉汤煮的豆芽。
“五嫂,你这是作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