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当学校为了无用的实验向上申请资金、学生都只顾着低头做实验为了毕业,就会造成了国家不愿意拿过多的资金在无用的实验上面,这就使得学校申请资金困难,学生做的无用实验越来越多、成本也越来越低这样的国家难、学校苦、学生穷三方面怪圈”
苏冬等三人笔停下继续说:“而在我看来学校做实验就应该是申请专利,这些专利可以有一部分目前不盈利只是作为技术掌握的专利,但是必须有一部分是能赚钱、能应用与社会的专利,两者并不冲突”
苏冬说到这就想到了后世的农民发明家,他们是想发明么?是因为没有这个专家、那个发明家给农民伯伯发明更多的省钱省力的机械,他们才自己发明的。
“而想做实验后获得的是能赚钱、能应用与社会的专利,就得去问农民、军人、工人、警察、商人,有什么是他们需要的,有什么是他们希望升级换代的;而想做实验后获得的是不盈利只是作为技术掌握的专利,就应该去问学生,大学生、高中生、初中生、小学生,因为学生脑中关于科技方面的想法大部分是超离现实的,是天马行空的。
二者之间相互碰撞能产生智慧的火花,能相互给对方启示。”
“而当学校拥有一半能赚钱、能应用与社会的专利、一半不盈利只是作为技术掌握的专利的时候,前者会很快产生一部分效益最作为学校全部实验的资金,后者会作为技术储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之后才能发挥作用产生效益变成前者。
这样会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国家基本不用拿重要级别以下的资金,学校也没有了申请资金困难的情况,学生做实验既能掌握双向技术、又会获得物质奖励,国家、学校、学生三方面都会受到益处”
“第二点就是学生的问题,我们当前还是还处在毕业包分配的概念,拿华夏大学举例,很多同学都是以为上了大学就不必为毕业后的工作发愁,毕业就有铁饭碗;学生的家长也认为,毕业了国家给的工作,工作稳定,是铁饭碗,不担心。
可是校长真是这样么?”
苏冬说完问顾校长。
顾霖强看几人都看着他,“国家在九三年以前是包分配的,到了九三年之后,中央和国务院正式提出,改革高等学校毕业生统包统分和“包当干部”
的就业制度,实行少数毕业生由国家安排就业,多数由毕业生“自~主择业”
的就业制度,这样就开始实行双向择业了。
而且这些年很是发现了其中一些问题:
第一点:统得过死,包得过多,毕业生、学校与用人单位不能事先了解、互相选择,容易造成~人才配置与岗位的不适应,不利于调动三方积极性;
第二点:对用人单位来说,只有接收的义务,没有选择的权利。
不管是否需要,全部按计划分配,容易在造成~人才积压浪费的同时,又难以得到急需人才的指标;
第三~点:对学校来说,统一分配毕业生,割断了学校与社会的联系,课程的设置和专业结构可以不考虑社会需求,教育效果难以得到实践检验;
第四点:对学生来说,一进校门,就捧上“铁饭碗”
,成了当然的“国家干部”
,毕业即就业,缺乏学习动力;分配时,处在“听天由命”
的被动地位,无法按自己的能力、特长和爱好选择工作。”
苏冬反驳道:“可是校长,国家和学校实际上都不是大面积宣传,而是潜移默化的使其成为事实,这样的话使得咱们老百姓对此全然无知,老百姓看到大学生毕业没有工作首先想到的不是国家、学校的原因,想的就是这个学生不好好上学,毕业了也没本事,会给毕业生在毕业时候迷茫的基础上造成更大的压力。”
听到苏冬的话,任诗元解释道:“这不是国家、学校不想宣传,华夏的年轻人热血冲动、爱护国家,负有社会使命感和责任感,非常的有自尊,同时也是最盲目的,对事情的认识非此即彼、非黑既白,一旦国家大面积宣传,恐怕立即就会引起轰动,最后如果被有心人煽动很可能出事。
像你这样能这么全面分析问题的太少,而且苏冬同学不是也对学生的心态很了解么?”
苏冬听任诗元夸奖他有点反应不过来,摸了摸鼻子,只能简单的表示下感谢,赶紧继续说话转移尴尬的情绪:“我很认同国家、学校的做法,但是如果学校能循循善诱,一点点的把事情的经过、发展、原因讲给学生的话,我们是会理解的,然后再加上这次大学生自~主创业活动,就会把国家、学校的压力分流,不但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还能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