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a,攻击路线几乎不重复。
在目标位置不断移动的情况下做到这一点,需要全方位的精确测量和复杂的计算,而这些,水滴都在高速运动中不动声色地完成了。
但有时,它也会从一个区域专心致志的屠杀中突然离开,奔向舰群的边缘,迅速消灭已经脱离总舰群的一些战舰,在这样做的同时,会把舰群朝这个方向逃离的趋势遏止住。
由于已经来不及进入深海状态,所有战舰只能以“前进三”
的加速度疏散,舰群不可能很快散开,水滴不时地在舰群边缘的不同位置进行这样的拦阻攻击,就像一只迅猛的牧羊犬奔跑着维持羊群的队形。
class=body在被水滴击穿的战舰中,以穿孔为中心的一段舰体会立刻处于红炽状态,但也只是三至五秒的时间,核燃料的聚变爆炸很快发生,在被核火球吞没的战舰中,一切生命都在瞬间汽化。
但这只是就攻击中的一般情况而言,水滴一般都能准确地击中战舰的燃料舱,它是靠实时检测燃料舱的位置,还是本身就存贮着由智子提供的所有战舰的结构数据库,不得而知。
但对于大约十分之一的目标,水滴并没有击中燃料舱,在目标毁灭的整个过程中,核燃料不会发生聚变,战舰由红炽状态到发生常规爆炸要经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这是最残酷的情况,战舰内部的人员会在高温中挣扎,直到被烤焦后死亡。
class=body舰队的疏散并不顺利。
这时,空间中已经充满了冷凝后或仍处于熔融状态的碎片,以及大块的舰体残骸,战舰在飞行中,舰上防御系统要用激光或电磁动能弹不停地摧毁航行方向上的这些东西,由于碎片都是在距战舰大致相同的距离上被击中,就在前方形成了一个由闪光和焰火构成的弧面,战舰仿佛顶着一个灿烂的华盖在飞行。
但总是有相当数量的碎片漏过防御系统直接撞击战舰,对舰体造成严重损伤,甚至使一些战舰失去航行能力,与大块残骸的相撞更是致命的。
class=body舰队的指挥系统虽然处于崩溃状态,统帅部对舰队的疏散仍进行着统一的指挥,尽管如此,由于初始队形密集,仍然发生了多起战舰相撞事故。
在“喜马拉雅”
号与“雷神”
号这样的高速迎头相撞中,两舰在瞬间化为碎片完全毁灭;而“信使”
号与“创世纪”
号发生追尾相撞,两舰的舰体都被撕裂,外泄空气形成呼啸的飓风,把舰内人员同其他物品一起吹到太空中,两艘巨舰的残骸就拖着一条这样的尾迹飘行着……
class=body最为惨不忍睹的状况发生在“爱因斯坦”
号和“夏”
号上,两舰舰长竟然用遥控状态绕过系统保护,使战舰进入“前进四”
!
这时舰上人员均未处于深海保护状态。
从“夏”
号传出的图像中,人们看到了一个歼击机机库,库中的战机已经清空,但其中仍有上百人,加速开始后,这些人全部被超重压到停机坪上,从这时俯拍的影像中人们看到,在足球场大小的洁白广场上,鲜红的血花一朵朵地迸放开来,超重中的血摊成极薄的一层膜,扩散至很大的面积,最后这些血花都连成一片……最为恐怖的是球形舱中的情形:在超重开始时,舱中所有的人都被滑挤到球形的底部,然后,超重的魔鬼之手把他们的身体像揉一堆湿泥人般揉成一团,没有人来得及发出惨叫,只能听到血液内脏被挤出和骨骼被压碎的声音,后来,这一堆骨肉被血淹没了,超重快速沉淀了血液中的杂质,使其变得异常清澈,强大的重力使血泊的液面像镜面般平整、纹丝不动,像是固态,其中已经完全看不出形状的一堆骨肉和内脏仿佛被封在晶莹的红宝石中……
class=body后来,人们起初认为“爱因斯坦”
号和“夏”
号进入前进四是慌乱中的失误,但进一步的资料分析否认了这种看法。
在进入四级加速前,战舰的控制系统均有严格的检测程序,在确认舰上人员全部进入深海状态后才会执行加速指令,只有使战舰进入遥控状态后才能绕开这种检测直接进入“前进四”
,这需要一系列复杂的操作,不太可能是失误。
人们还从两舰发出的信息中发现,在进入“前进四”
之前,“爱因斯坦”
号和“夏”
号一直都在使用舰上的小型飞船和歼击机向外运送人员,直到水滴逼近,两舰附近的战舰纷纷爆炸,它们才进入“前进四”
,显然是想借助最高加速摆脱水滴,为人类把完整的战舰保存下来。
“爱因斯坦”
号和“夏”
号最终也未能逃脱水滴的魔掌,这个敏锐的死神很快发现了这两艘大大超出舰群平均加速度的战舰,迅速追上并摧毁了它们那内部已经没有生命的舰体。
class=body但另外两艘进入“前进四”
的战舰却成功地逃脱了水滴的攻击,它们是“量子”
号和“青铜时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