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各种落后、封闭,无法沟通的难题让他越看越是头疼,当初凭着一腔热血自愿前来任职的地方官们,更是拉着他哭天抹泪的大吐口水,当地的少数民族人不支持,不理解,不配合官府的号令,政令太难实行下去了啊太子殿下···
康熙皇帝眼见他眉眼又皱巴起来,平时的好胃口也没了,吃着当地特色美食螺酱和梭子蟹也好像食不知味的样子,就领着他去了号称“海天佛国”
、“南海圣境”
、“第一人间清净地”
的普陀山静心。
位于舟山群岛的普陀山,应该叫普陀洛迦山、汉话翻译过来是小白华山。
普陀山凭借它独特的地理位置、特有的山海风光、神秘幽邃的佛教文化,两千年来一直都吸引众多文人、雅士、道人、和尚来此地隐居、修炼、游览。
五朝恩宠的佛国香火由是鼎盛,观音道场的赫赫声名更是广播海内外,到了观音诞辰之日,历朝历代的很多帝王为了祈求国泰民安,都会特遣内侍携重礼专程来普陀山朝拜观音。
一心内圣外王的康熙皇帝自是不能错过这个拉拢民心的事儿,这些年他不光对僧徒们礼遇有加,还多次召见普陀山的和尚们,赐金、赐字、赐佛经、赐紫衣,平时有空的时候还会和他们通通书信。
这也就导致了,他这第二次驾临普陀山,还领着宝贝儿子一起,理所当然的受到了普陀山上下众位高僧、住持的真心、热情款待。
普济寺的素斋天下闻名,色、香、味、俱全,形、神、器俱备,清纯素雅、风味独特,住持大师给皇家父子二人亲手烹制的这顿晚膳更是神-韵高雅、诗情画意。
太子殿下在“接天莲叶无穷碧”
美景里,美美的感受了一番福建十大名菜之一“半月沉江”
的鲜香,狠狠的体验了一把“片香菇沉于碗内,犹如半月沉于江底”
的奇妙,感觉自己真的有点儿“三杯通大道”
的缥缈澄空。
想到香菇和水面筋都是滋补的味甘之物,于老人孩子女子的脾胃都挺合适,尤其是太皇太后和皇太后都喜欢吃斋茹素,他就厚着脸皮和住持大师讨了这道菜的具体做法。
康熙皇帝对于儿子的孝心体贴报以微笑,住持大师当然是满口答应。
几个人说说笑笑的休息了一会儿,康熙皇帝就在诸多上师、道人的引领下,去参观普陀山的三宝、三石、三洞、十二景,胤礽跟着听了半天,忍不住想要自己随意逛逛。
自家皇阿玛除了保留本民族的萨满教传承之外,还兼收并蓄的吸收了其他教统学说,对于佛、道、儒、基督、等等各家学问都有涉猎,而且学的可谓是精通。
奈何胤礽对于这些,都只当成普通的学术思想来对待。
他听着自家皇阿玛和大师们兴致勃勃的谈佛说法、参禅论道,只能是堪堪听个明白,让他来说,他就说不出什么道道来。
因为他虽然跟随石溪道人和傅山先生学习多年,却一直都是单纯的学习书画知识而已。
当然,石溪道人是融禅机与画理于一炉,傅山先生是汇道法与书法与一身,书、画就是他们的“禅”
,他们的“道”
。
不管怎么说,石溪道人和傅山先生都没有特意和他讲过什么佛法、道法,有时候胤礽自己看了本佛经,和他们讨论,他们也不大热情。
时间长了,导致他对于这些也就看淡了,和他们一样,只管画画、写书法就是。
所以,如今他身在这座“人人阿弥陀,户户观世音”
的观音佛岛,站在雕梁画栋、庄严肃穆的普陀寺大雄宝殿门外,看着里面烛火辉煌、香烟燎绕,听着不绝于耳的梵呗钟磬、诵经礼佛声,面对住持神秀大师含笑的眼神儿,只有沉默。
神秀大师,人如其号,人近中年,却还是普陀山最圣洁、最清俊、最骚气的美和尚。
一身主持红色袈裟,一串沉重的菩提佛珠,让他看起来更为清雅俊秀、出尘脱俗,压根儿就没有世人眼里作为和尚的慈目善目、与世无争,乍一看上去,整个一游戏人间的花和尚,误入佛门的贵公子。
但是胤礽却看的明白,神秀和尚是一位真正的,堪为人师的得道高僧,一位有资格为人剃度、为人授戒的佛法指引者。
“和”
,**同居、三界一统,“尚”
,品格高尚、至高无上。
胤礽不说话,这位眼睛比一般和尚明亮睿智;步履比一般和尚稳健;修禅学佛比一般和尚虔诚;为人比一般和尚灵活机变的神秀大师也不说话,两个人就这么静静站着,好像两颗挺直的青松,眼观鼻,鼻观心,心无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