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给旧式诗歌注入了新的活力不说,更是一下子打开了旧式诗歌的框架,打开了天下文人的思想束缚。
当然,也有人反对,认为这是不遵循祖制。
结果引发好多年轻学子写诗歌诘问,什么是祖制?《诗经》是不是祖制?各民族的民歌是不是祖制?难道华夏几千年的历史,就唐诗宋词是祖制?
养成天天看《藤萝日报》习惯的大清国老百姓更是不服。
太子妃写给我们这些听不懂之乎者也的人看的,你们这些酸夫子不喜欢也不要叨叨吆。
于是那些保守派文人的反对声浪,就被掩盖在年轻人和老百姓们你一言我一语的呼声中。
于是大清国的白话诗歌,就以这么一个喜闻乐见的开头,开始了它的大发展。
只听年轻的宗室福晋董鄂氏接口道:“这感情好。
新式诗歌写起来就是舒坦。
说起来,《藤萝日报》那首赞美河豚救人的白话词,是真的好,家里不认识汉字的老人一听就懂,都特别的感动。
太子妃,我们今儿写的好的话,能-有机会登上《藤萝日报》吗?”
太子妃听完董鄂氏噼里啪啦的一番话,看着她热切期盼的眼神,又瞅着众人纷纷心动的模样,笑着答应,“应该有。
抄写房会收集所有合适《藤萝日报》风格的文章,只要符合某一天的主题,一般都会被采用。”
这下众人的兴致更是高昂。
即使她们不能像男子一样用自己的真实姓名投稿,笔名无人知,能上《藤萝日报》也是一种巨大的心理满足。
更何况,《藤萝日报》的稿酬可是天下出名的高。
柴静仪先生和朱柔则先生对视一眼,眼里是同样的跃跃欲试。
等到九点半一到,太子殿下开始他的讲学,太子妃她们开始写诗,畅春园的众人都是激情四射、神思涌动。
紫禁城里头,当然也是和乐融融。
这不,皇贵妃娘娘就接待了难得登门的惠妃娘娘。
两位脾气相投的娘娘东拉西扯的寒暄一番,终于说到了主题。
“皇贵妃娘娘,这次真是多亏了你出手,否则还不知道要闹成什么样。
妹妹不怕别的,就怕影响了六阿哥的前程。”
皇贵妃娘娘小口品着毓庆宫送来的奶-子茶,轻笑摇头。
她身上担着管理六宫的职责,一直都有关注德嫔的一举一动,德嫔刚刚开始动作的时候,她就收到了消息,只是碍着两位小阿哥的情绪,一直没有动作。
昨晚上四阿哥来到景仁宫,娘俩都是交心的彻谈一番,皇贵妃娘娘今儿一大早就雷厉风行的出手。
“惠妃妹妹,你这个谢意我只能领一半儿。”
惠妃娘娘含笑说道:“这里头还有什么道道?还请皇贵妃娘娘明示。”
她自己有儿子,就算没有儿子,她也不会做出抢别人儿子的事儿。
她也从没阻拦过六阿哥和德嫔亲近,更没瞒着六阿哥什么。
可是德嫔这次实在是太过心急了些。
祖宗规矩,易子而养,孩子养在其他人那里的妃嫔多得是,就她德嫔可怜?
就算是没有内务府那档子事儿,以她的出身,这次南巡也不会有她。
太子殿下的小姨母平妃、孝昭皇后的妹妹熹妃、太皇太后的娘家人宣妃都自觉的没有跟去南巡,更何况是其他人?
眼瞅着六阿哥这些日子的烦闷不安,惠妃娘娘心疼的同时又气的慌,天底下有德嫔这么做亲额娘的吗?一点儿都不顾忌儿子的前途,想着法儿的利用他们的心软孝顺。
可是不管她怎么气愤,皇贵妃娘娘一直没有表态,她也不敢逾越,只好一直忍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