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加病字旁就成了“瘿”
,特指颈部疾病。
“太子妃,你知道“智囊”
二字的由来吗?”
太子殿下想到由大脖子病引发的各种趣事儿,就开口问道。
正在帮他整理剪辑室的太子妃,听了问话就随口答道:“知道。
是有战国时期,秦惠王的那个同父异母的弟弟樗里疾所引起。”
“公子疾身患瘿病,但是他先后辅佐秦国两位帝王,战功卓著,能力过人,为人又特别的滑稽多谋,秦人敬重他,就把他颈前长的那个大囊肿戏称为“智囊”
。
后来“智囊”
一词的意思随着秦统一六国,广为人知,慢慢的转变成对聪明忠心的下属的称呼。”
“怎么,你要研究大脖子病?”
太子妃微微皱起眉头,大脖子病可不像天花和疟病这样人人害怕,有了药物以后老百姓就欢天喜地的接受。
大脖子病的病因和发病时间都是属于特慢性,很多地方的老百姓压根儿就不把它当成是一种病,甚至还把脖子上不长肿块的正常人当成病。
“嗯,南方很多府县地方官都发来请求,希望朝廷帮忙,根治他们治下的日益泛滥的大脖子病。”
太子殿下一心二用,还能腾出来一只手端杯喝他的奶-子茶。
“那这些地方官有没有和你说,老百姓不光不想治,甚至还觉得他们父母官的细脖子才是有病?”
“太子妃猜到对极了。
治理大脖子病确实是很难,我们要首先让老百姓认识到,这不是一种特殊的美貌,而是一种很严重的,必须根治杜绝的疾病。”
“一代肿,二代傻,三代四代断根芽”
,说的就是大脖子病的危险,因为它是一种遗传病。
宋代欧阳修先生曾有记载,“伛妇悬瓮盎,娇婴包卵鷇”
,就是说明在当时的河南一带,无论老幼,大脖子病都十分明显。
因为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必需成分,如果人体缺少必须量的碘,甲状腺激素就不能正常合成,导致促甲状腺激素分泌过量,引起甲状腺肿大。
患者自己或许没有感觉,但是他们的后代往往一出生就会缺少甲状腺激素,特别容易患有呆小症,再下一代则会直接引起生殖系统发育不良。
而且,患大脖子的病人中,像樗里疾这样乐观的人并不多,大多数患者都有易怒的症状,特别容易情绪激动。
大诗人陆游曾经写道,“常时念此气生瘿”
。
元代文学家杨维桢在《碎玉杯》中也说,“元城老臣怒生瘿”
。
人们误以为因为他们是经常生气才得的大脖子病,实际上是因为得了大脖子才变得易怒。
但是世人因为不懂,又因为对大脖子已经司空见惯,有些发病率高的地方,老百姓不光不为自己的疾病担忧,反而引以为荣,引以为美。
为了自己的大脖子专门设计服饰不说,还认为细脖子才是奇怪。
北宋时期的官场上有三个“瘿相”
,王钦若、吴充和蒋之奇,都是著名的大脖子病患者。
他们还都身居高位,一样的心里阴暗,睚眦必报,极力阻止王安石变法。
心里郁闷的王安石先生在《汝瘿歌》中讽刺道:“樗里既已闻,杜预亦不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