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从信息段位开始,他或许要花上许多时间不停在掉段与重新打回去看题再掉段这个过程中重复。
沈青飞其实很清楚自己并不是什么天才。
也很清楚这一天早晚会到来。
他接受绑定这个系统后,仅仅是看了眼系统的段位划分,就知道这个系统早晚会让他觉得困难到痛苦。
这其实还不错了,起码他有心理准备。
想想上一世。
沈青飞笑了一下,眼中涌起一丝怀念。
上一世他可没有这种心理准备。
初中和高中的第一年,因为早已习惯看一眼知识点就能理解这种学习模式,他其实很长一段时间里,对“学习知识”
的认知就像吃饭一样,吃饭是你吃了,身体自然就消化了,学习也一样,你看了,大脑就自然消化了。
接下来要做的事就是努力清扫每一个死角,揣摩每一个出题角度,并努力确保自己不要忘记任何内容而已。
然后他开始准备数学竞赛,后来又进入t大,才开始学一些真正需要他努力思考的知识。
不是学不会,只是有些东西太反直觉,所以碰到那些和他直觉截然相反的理论,他必须反复扭转自己的大脑去适应它们,才能真正将它们内化。
而那些只是学会而没有彻底内化的东西,哪怕只要一段时间不用都会像没学过一样。
也就是说,他失去了他的“天才”
。
这不是一个令人开心的过程。
不过这不是给他打击的部分,给他打击的是,这些他需要费劲思考,需要他努力学习才能掌握的东西,对一部分人来说依旧是“多看几眼就会了”
的存在。
天才还存在,只是不是他了。
他在t大的时候,舍友给他转述过一个“传说”
,某系某大神和同学在一起吃饭的时候,提到某门巨难的专业课,大神说自己花了几小时把课本翻完了,同桌吃饭的人闻之色变,于是大神连忙补救——我只是跟看一样随便看看。
结果同桌吃饭的人脸色更灰败了……
这种事情还有很多,比如他知道了他当初花了一年时间准备拿到的省一不少人花了几星期就拿下,当然更强的人直接进国家队了,所以这些人也只是被碾压的一个环节。
从那时候起,他深刻理解了那一句“在t大,人与人之间的差别比人与猪还大”
的意思。
也第一次认栽,承认自己并非天才,承认人上依旧有人,承认自己是需要努力补足天赋不足的那类人——他不怕漫长的努力,也不怕付出数倍努力却依旧比人慢半拍。
他只是还需要习惯。
而他刚刚晋入信息段位的时候就发现了,对于这个系统来说,知识难度的提升有一种线性感——有点难形容,但这确实是他的第一感觉,大概意思就是,制造这个系统的物种并不认为每个级别的难度跳跃是夸张的,对他们来说,从电力段位到信息段位,并不是从地板难度到天花板难度,而更像是上了一个楼梯的感觉,并且这个楼梯前后都有好几级,每一级都是相同的高度,而且因为他们的物理课本格外白话,所以他能明显地感受到写作者的态度。
这其实也好理解,他所在的地球时代,初中生和高中生在学习物理的时候,很多人甚至不会有明显的感觉力学和电学完全是两个年代的理论,就普通地学下来了,内容不一样,但难度差不出多少。
但实际上对于电学刚刚出现而人类已经习惯了经典力学的那个年代,学力学和学电学就是完全不同的感受,就是地板到天花板的感受,直白点说就跟现代人对经典力学和相对论的感受一样。
一种很多人都赞同的想法是,等人类再发展一段时间,可能一,可能几,相对论呀,量子力学呀这些理论也早晚会进高中课本,并且不只是科普性质,而是真正普及化,大家都淡定地学前几个世纪只有顶尖智商的人才能学懂的内容。
那么对于一个将弦论已经投入应用的种族来说呢……所以沈青飞从最初绑定的时刻,就知道自己只会轻松一段时间,越到后期,这个金手指对他来说就和“免费的午餐”
这个概念差别越大。
但他依旧绑定得毫不犹豫,因为他太需要一个契机来改变他的人生轨迹,让他有一个向上爬的初始推动力。
他不在乎那股推动力到了后来会不会变成了将他向下拽的力。
因为一旦他从谷底上了山,那股向下的力就没那么可怕了。
就像系统最初向他宣读的那篇免责声明一样,其实仔细想来,真正具有极高死亡率的应该也就只有“原始世界”
的人吧。
因为一旦能完成第一次晋级,之后就有了容错率,一次掉段也不可怕,因为哪怕新段位的考试考不过,回去考已经考过的试难道会很难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