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而即使是潘毅前世所在的2011-2012赛季,拜仁同样是在欧冠决赛中完全压制住了切尔西,只是因为运气欠佳,加上罗本点球失手,最终才在点球决战中输掉了决赛。
想必当时的对手们很难理解海因克斯这种异于常人的空间移动式防守。
如果用克鲁伊夫的话来说,海因克斯的战术思想就是:“当你的球队拥有球权时,其他球员离球越远越好,当球权不在你脚下时,你的球员离球越近越好。”
依靠着这种想法,海因克斯治下的边锋发挥了无比强大的作用——在进攻时,他们能最大限度地利用球场的长度,而在需要防守时,边锋又能参与进中场的防守中去,就像一个手风琴一样伸缩自如。
海因克斯提出来这种防守体系为纽带的打法,强调每个球员的防守,利用球场上的每一寸空间让球难以流动,用集体的封锁阻断对手的进攻。
这就导致很少有球队能突破海因克斯球队的防线,哪怕侥幸突破了,他们会发现还有诺伊尔站在防线身后——这个清道夫门将的使用,也是拜仁在战术上的一大革新。
具体到球队的每一个位置,他们也跟米兰一样,防守从前锋线就开始了。
在前场失去球权,在没有受到快速反击的情况下,拜仁通常的选择是由最近的进攻球员进行施压,迫使持球者不能从容出球,从而产生失误。
而此时,其余进攻球员——大多数时候是三名——会各自对持球人的中短传目标进行盯防和逼抢,从而构成保护。
比如对方门将持球,中锋戈麦斯上抢,那么三名攻击中场会对后防线进行分别盯防。
但是前腰只有1人无法盯防双中卫,对方门将可能就会传球给一名中卫,譬如左中卫。
此时,最靠近的罗本就会上抢同时挡住向左后卫传球的路线,那么穆勒、里贝里、以及一名前压的后腰会分别对对方的右中卫、右后卫以及一名后腰进行盯防来拦截传球,而戈麦斯则开始进行回撤归位。
而且,不论哈马或小猪之中哪一位后腰进行前压,必然有另外一名后腰在拖后,坐镇中场和防线之间。
而在进攻球员上抢的同时,除去必要的三名保护和拦截者,其余球员尤其是防守球员必须快速归位。
总结来说,也就是1人逼抢,3人保护,其余6名球员都在回防。
这么一来,就算是对方准备打快速反击,那么本方有充足的人手进行快速的回防。
所以你几乎不能看到拜仁被快速反击时被迫少打多的局面,那是因为:
第一,总有一个拖后中卫在处理身后球(通常是小博阿滕);
第二,拜仁的边后卫正值当年,跑动速度不会落后太多;
第三,构成单刀时诺伊尔会视情况出击,而拖后中卫会迅速补到门前,减少门将的失位产生的不良影响。
所以对手打起反击时,总是会面临这样的场景:后卫持球,对方中锋上抢,持球人想要出球,但短传目标均被盯防,要么自己进行一定的无球跑动后或者等队友跑动接应出球,要么开一脚没有精度的大脚。
而队友接球后,又将面临新的困难——他的短传目标又被盯防了,而这样逐层下来,等到足球推进到对方半场时,他们面临的已经是一条阵容齐整全员戒备的防线……
在逐步消化了海因克斯的战术体系后,潘毅的脑海中也渐渐地清晰了起来。
如果说之前与其它对手的对决,AC米兰的战术有点“降维打击”
的意思的话,那么米兰与拜仁的比赛,则是更接近于同一维度的较量。
双方无论是对前场压迫的要求、边锋的使用,还是对中场后腰的保护使用,都有着极其相似的地方。
所以,要想取得这样一场颠峰之战的胜利,对于特定位置的布置、克制,以及临场指挥和调度,都要做得更加细致才行。
还有,球队的团结、秩序和战术纪律,都将成为决定胜负的关键!
第111章对米兰的爱
5月25日,欧冠决赛的前一天。
AC米兰的全体将士抵达慕尼黑,然后就开始到安联球场进行适应性训练。
这是为了熟悉比赛场地,同时也是在明晚比赛之前,米兰的最后一堂正式训练课。
跟往常一样,由塔索蒂负责防守训练,而潘毅来指挥进攻训练,阿莱格里则是统筹协调,时不时加入进行一些常规的定位球和射门练习。
赛季进行到这个时候,其实比赛双方也没有什么秘密可言,这场训练也是公开进行的,来了很多围观的记者和球迷。
只不过,在训练结束时,潘毅却又把主力球员们叫到一起,加练了点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