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世宗的眼神深邃而锐利,仿佛能洞察人心,他缓缓开口,每一个字都如同重锤般敲击在钟谟与李德明的心头。
他的话语中,既蕴含着对南唐自称唐朝后裔,却在实际行动上背离了中原悠久礼仪与文化的深刻讽刺,那语气中带着几分不屑与遗憾,仿佛是对往昔辉煌的一种追忆与对现实堕落的无奈。
同时,世宗也毫不掩饰地表达了对南唐近年来与辽国勾结,舍近求远,企图借外力自保而非自省自强行为的不满与愤怒。
他的声音沉稳有力,每一个音节都透露出作为一代雄主的威严与决心。
在表达完这些情感之后,世宗直接而明确地告知钟谟与李德明,自己并非那些耳根子软、易于被花言巧语所迷惑的诸侯。
他强调,真正的诚意与和解,不应仅仅停留在口头上,更需体现在行动上。
他直言不讳地要求,唯有南唐的国主能够亲自前来,向中原王朝表达诚挚的歉意与悔过,方能彰显其改过自新的决心,也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平息这场因误解与野心而起的干戈,让两国重归于好,共谋和平与发展的大计。
这番话,不仅是对南唐使者的严正警告,更是对天下展示了他作为一位明君,对于国家尊严与和平的坚定立场。
这番言辞,犹如锋利的剑刃划破沉寂的空气,字字句句掷地有声,气势之磅礴,仿佛能撼动山河,让在场的钟谟与李德明二人不禁面面相觑,眼神中交织着震惊与无奈。
他们的脸上失去了往日的从容,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既有对对方言语犀利、逻辑严密的敬佩,也有对自己国家处境堪忧的深深忧虑。
钟谟的眉头紧锁,仿佛能拧出水来,而李德明则是嘴唇微颤,几次欲言又止,最终只能化作一声沉重的叹息。
他们心中惊骇不已,这份惊骇不仅仅来源于对方那不容置疑的强硬态度,更在于他们清晰地意识到,此番求和之行,原本就荆棘满布,而今更是雪上加霜,变得异常艰难。
对方的每一个字都像是重锤,狠狠地敲击在他们的心头,让他们不得不正视那即将面临的种种挑战与困难。
然而,作为使者,他们深知自己肩上的责任重大,即便心中波涛汹涌,也只能强压下所有的情绪,默默接受这份沉重的命令。
他们整理好衣襟,将周世宗的严词警告铭记于心,那不仅仅是言语上的威慑,更是对两国未来关系的深刻考量与布局。
匆匆之间,两人踏上了返回金陵的路途,脚步虽急,却难掩内心的沉重。
他们知道,等待他们的不仅是李璟的询问与期待,更有可能是朝野上下的议论纷纷与未来的未知变数。
但无论前路如何坎坷,他们都必须将这份信息准确无误地传达给李璟,因为这是他们作为使者的使命,也是两国间不可回避的现实。
而这场对话,不仅仅是两个人之间的交锋,更是两个国家意志与智慧的碰撞。
它像一颗石子投入了历史的长河,虽然只是瞬间,却激起了层层涟漪,最终悄然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后人在回顾这段历史时,或许会被这段言辞的犀利与气势的磅礴所震撼,更会为这背后所隐藏的复杂国际关系与深刻历史背景而感慨万千。
相关人物介绍:
韩令坤(923年-968年5月2日),字德顺。
磁州武安县(今河北武安)人。
五代至北宋初年着名将领。
韩令坤最初隶属后汉重臣郭威(后周太祖)帐下。
后周建立后,为铁骑散员都虞候、控鹤右第一军都校等。
后周世宗即位,升至侍卫马军都指挥使、定武节度使。
显德二年(955年)至显德五年(958年)间,参与淮南之战,先在正阳大破南唐,后攻取扬州、泰州,屡立战功,累加镇安节度使。
显德六年(959年),受命疏通陈颍漕运。
又随世宗北征辽国,奉命守卫霸州。
宋朝建立后,移镇天平军,加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同平章事,成为禁军统帅。
宋太祖亲征昭义镇李筠之乱时,他率兵驻屯河阳,后从讨淮南叛藩李重进。
次年返京议功,被解除禁军兵权,出任成德节度使,封南阳郡公。
他镇守常山七年,使北疆安宁。
乾德六年(968年),韩令坤去世,年四十六。
追封南康郡王。
喜欢乱世枭皇:柴荣请大家收藏:()乱世枭皇:柴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