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顾大成和温昉读书时候是师兄弟,只是一个进了船厂一个留了校,不过彼此之间的沟通还?比较频繁。
顾大成这个技术科长表面上对所有技术员一视同仁,不过私下里,他对林叙这个师弟还?是有照顾的。
作为技术科长,他很难跟进厂里所有项目,不过温昉提到的材料,不管是声学方面还?是隐身方面,都是军用更多。
这些材料都属于船用复合材料的范畴,也是目前各研究所研究的重?点项目之一,当然,只要是新?材料,一般都用于小型舰艇上,比如扫雷艇、巡逻艇和小型登陆舰上。
林叙刚好?要做一个扫雷艇的订单,这属于专业对口了。
“那我改天找温老师问一问。”
林叙道?。
“早点问,别被人家给抢了。”
顾大成提醒他,“先下手为强。”
林叙郑重?其事地点了点头。
他之前在导弹艇上做了一些特殊涂装,这也属于复合材料的范畴,不过这只是小打小闹,算不上很专业的使用。
相对来?说欧美国家对复合材料的使用更加成熟,比如用玻璃钢造船,而过年50年代虽然用玻璃钢造过一艘船,75年左右也尝试用复合材料改装扫雷艇,可惜这项工作中断了好?几年,到现在也没有重?启。
顾大成的提议,林叙相当感?兴趣。
客观来?说,目前的国内造船业,造船的技术已?经渐渐提升了,以前是纯组装,现在则包括设计图的设计,包括一些设施的使用,都开始逐渐国产化。
然而材料这方面却始终是造船业的短板。
船舶系有《材料力学》这门课,课程比较详细地介绍了各种材料该如何去使用,但问题在于,其中许多材料至今无法做到自主研发和生产,即使生产出来?了,成本也相对高昂,甚至不如直接购买划算。
南江厂本质上也是造船的,不是生产材料的,交大船舶系和好?几家研究所倒是在进行这方面的研究,他们?有海洋性能实验室,不过测试一种材料的性能本来?就是一项昂贵而繁复的工作,周期又长,很难立刻出结果。
林叙发现,他越是了解造船这个行业,就越是了解行业发展的艰难之处。
技术是无价的,然而技术产生之前进行的种种尝试却是昂贵的。
幸运的是,他所在的国家有很多人,在这个年代,西方人只需一个人就能做完的事,他们?有十个人愿意一起做,直至将一个难点完全?攻克。
说实话,即使林叙亲眼见证了未来?造船业的发展,在眼下的工作中,他依然会?觉得很多任务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
但这些任务偏偏被完成了。
所以当他沮丧的时候,那些未来?一个个被攻克的难关、在未来?创下的一桩桩成绩反而成了他的动力来?源。
他们?技术科的同事经常和林叙开玩笑,说林叙永远信心满满,好?像根本不会?被难处打倒。
林叙却只想说,他的信心不是盲目的,而是来?自于整整40年的积累和数以亿计的人的努力。
……
第二天,技术科的员工们?都来?上班了。
年后的气温比年前高了一些,不过水依旧很凉,又等了半个月,那艘造好?的散货船终于要下水了。
船坞上人山人海,就算在饭点的食堂,林叙也没见过厂里这么多人。
而此刻,所有人的目光都停在那艘巨大的船上。
林叙原本躲在后面,却被科里的同事看到,把?他提溜到了前头来?:“这种场景你没见过吧?咱们?新?船下水都是这样的。”
“大家都要出来?看看,毕竟是咱们?亲手造出来?的船!”
第72章
回学校
由于船台的限制,这?艘散货船船头和船身是分开制造的,在一开始,不少人都?担心?船头船身接不上去,好在经?过缜密的计算,这一操作最终完成了。
正式下水的那一刻,船坞上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声。
除了这?艘船是由厂里亲自?设计、亲自?制造的之外,也是因为这是一艘南江厂从未造过的6万吨级大船。
从3万吨级到6万吨级散货船,短短几年,南江厂已经?在腾飞了!
大家的情?绪都?很激动,这?份激动也感染了林叙。
他用力鼓着掌,只盼试航之后,这?艘船能够完美交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