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书屋

三五平章(第1页)

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警世书院坐落于京畿东南。

出城十里,有清源、思源二山,横接伏牛山脉,一同将京都城郭合围环抱。

而警世书院正设在思源山上。

自山中腹始,远近学舍数十,沿山铺排而上,雅园碑亭绵延不绝。

这警世书院建成已有数百年光景,原是前代民间富室、学者自行筹款,于山林僻静之处设立的学舍,山脚又置了学田收租,以充经费。

前晋末年,连番战乱,书院废弛,到了梁朝也不曾起复。

昭明帝定都后,恢复科举制度,海内向平,文风日起。

因觉京畿周边无有成气候的州学,故而将警世书院扶持起来,由朝廷赐敕额、书籍,并委派教官、调拨田亩和经费等,使得此处逐渐成为无数民间学子心向往之的最高学府。

此处藏帖千种,聚书万卷,所收束脩却仍依照古礼。

真有心进学者不论贫富,仅需十条腊肉、一壶薄酒,便可让警世书院的贤师为之授业解惑。

然传道者绝非易事,做学问,师父领进门的都还是外行话术,若要登堂入室,终究需得自有一股钻劲儿。

纳了束脩仅是第一步,若每年考核未达标准,书院亦会毫不留情地将之扫地出门。

所幸书院往来者多为清流、寒门子弟,家中可没有余财请什么私塾先生,自然明了于此处进学的宝贵,不敢沾染半点轻浮怠惰的门阀习气。

因此,警世书院虽不比国子监入仕便捷,也不比明英馆往来尊贵,却是实实在在的兴文之地。

若说国子监偏向国史时政、筹策建议一流,那么警世书院便是纯粹地囊括了各路学问,三教九流,无所不包,为大胤培养出了无数正才与偏才,就连中官灵台郎张硕观星占相的本事都是在这儿学来的。

昭明帝曾为书院题字,御笔大书“天下庠序,视此而兴”

,其重视与褒赏程度可见一斑。

成璧一行人来至山脚下。

因书院并未铺设车道,故而只得弃了马车拾级而上。

来时成璧已瞧见自家皇爷爷题字的那块大黑石头,心知皇祖如此大加吹捧的,定不是一般所在,好赖也得有些真才实学。

论及权术,女帝倒能与人侃侃而谈,因这项其实不费真劲儿,境界到了,自然是一通百通的。

但若论到学问上头,一贯被临楼王提拎着揠苗助长的她可就直不起腰杆子了。

为学百门,博大精深,不独拘泥于诗词歌赋或经世义理。

诸多门阀贵胄瞧不起的奇技淫巧,譬如算术、水文、农学等皆与民生息息相关,且需得专人耗尽一生去钻研。

成璧虽是帝王,却在这上头没有半点傲慢的心思,若遇着大师,她可是不吝执童生之礼虚心请教的。

故而此刻虽有些疲累,却并无不满。

依她想来,文人多有傲骨,三顾茅庐也不为逾礼,何况如今仅是让她放下身段,如寻常书生一般步行上去呢?

这一路上,山风飒飒,鸟鸣啾啾。

半下午的当口,苍空一碧如洗,石径杳无飞尘。

天子脚下竟有这么块世外之墟,即便成璧正为了朝政着急上火,此刻也不由得慢慢静下心来,远望山冈树海,一时竟然痴了。

树之所以成海,是因山风起了波涛。

风本太虚之物,缥缈以极,又宏阔以极,何以见之?唯在摇曳树影间。

此之谓“因物见形声”

如此简单的道理,她却直到这个年纪才豁然通明。

从前在明英馆时,容珩可是将这句翻来覆去地教了好几回,而她却始终不解,只知道用“风动”

与“心动”

的俏皮话儿同他掰扯。

倒难为太傅日日来琢她这么一块朽木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神农别闹NBA禁区推土机玄学大佬只想当咸鱼魏武侯武林店小二重生之都市邪仙豪门拖油瓶,我靠画符爆红全网万界基因西游记:四川话版乱世情歌:农门女将古代小户之家奋斗史我的狗狗公司闻名世界全能影后的花式撩法影后重生:厉先生撩妻成瘾大话之神抢救大明朝侯门嫡女,相公宠上瘾漫兽竞技场我和大圣是兄弟传奇篮神我当大圣姐姐这些日子,操碎了心好男人他有金手指[快穿]穿成窝囊小姐的贴身丫鬟是他唯一的光明婚暗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