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可最近一个星期,她突然转性了!
开始接飞盘了,玩得还特别嗨皮,就是十次里才能接到三次,有点废材,哈哈哈哈。
第96章迎娶美娇妻
冯骞读完次子给他写的信,笑着摇摇头。
冯二爷觉得父亲给妹妹找的夫婿实在是拿不出手。
那样的人家,家里的地都没有几亩,还不如他在省城结交的几个大地主家出身的少爷呢。
冯骞提笔写了回信,信上写到:你忘了家里祖辈遇到过的大祸了?
原来冯家邻省桥水县的大户,几代人都居于此地,家中有良田三百余亩,在当地也十分吃得开。
可就在冯骞的父辈时,县里换了个新的父母官,冯骞的祖父和父亲也时常孝敬,四时八节从不耽误。
可等这位知县站稳脚跟后,第一件事就是强买附近良田。
一个一个的小老百姓有什么办法,再不舍得也要双手奉上,否则就不是要田的事了,你这全家老小的命还要不要了。
这位知县大人也不想把治下百姓给逼得太狠,对于像冯家这样的地主家就只买走了三分之二的地;对于普通小老百姓,那就是买走一半。
当然了,买地的价格是很便宜的,几乎就是白送。
这其中还不包括知县的管家从中牟利,又夹带着多霸占了一些田地。
冯家的百年家业几乎是一夕之间就被人抢了个精光。
外加上,冯骞的祖父一病不起,家里仅剩的几十亩田产还要再卖掉几亩做药费。
桥水县冯家就这样倒了。
冯骞的祖父临死前还在念叨着,怎么家就在他手里败了呢。
冯骞的父亲经过此事,发了狠心,下死力供家里小辈读书。
十多年后,直到冯骞考中举人,冯家才算是终于翻身,重振了家业。
至此,冯家就留了一条祖训,家里人必须要读书科举做官,要不然家里再有地有钱,也是留不住的。
冯骞给闺女找女婿也是秉承着这条的原则,必须要找个能科举做官的年轻男子,他闺女必须要做官太太。
冯骞很满意方瑜这个准女婿,而且是越来越满意。
他是从读书科举一道上走出来的,自然也能看出身边人读书的潜质。
他自己的三个儿子,说实话都不大成器,以后兴许还要靠这个妹夫提携呢。
冯家大爷早几年考上举人后就留在了京城读书,这样参加会试也方便。
冯家二爷现在还是个秀才,早几个月回原籍去参加乡试了,也不知道这次能不能考中。
冯家四爷就别提了,从小就不爱读书,身体还不大好,冯骞对这个儿子已经采取散养的模式,只要不给家里惹祸就行了。
方家这边就很忙了。
因为要准备体面的聘礼,方老太太把家里的现银都攒了起来,方家三兄弟也是拿出全力在村里种反季节蔬菜,指望在冬天再给方瑜多赚些娶媳妇的钱。
方瑜要娶知县家千金的消息还没有传开,方家这边也怕横生枝节,就只跟方老秀才、刘秀才和刘勤书说了。
方老秀才把家里的现银拿出了大半,说先紧着方瑜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