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那时她还不是作家,只是个普通中学语文老师。
班上有个自闭症男孩,从不说话,每天只做一件事:用铅笔在纸上画螺旋线。
线条密密麻麻,层层叠叠,像某种神秘符文。
直到有一天,她无意中哼起一首儿歌,男孩突然抬头看她,眼里第一次有了光。
后来她才知道,那孩子天生听觉过敏,世界对他而言太过嘈杂。
唯有她的声音,频率恰好能中和那些刺耳的噪音。
她把他画的螺旋线拍下来,寄给傅沉舟。
一周后,他回信说:“这些线条是天然的情感波形图。
他在用视觉记录听觉的疼痛。”
再后来,这个男孩成了“千灯计划”
最早的志愿者之一,代号“静默调音师”
。
而今天,林晚在睡梦中无意识画出的,也是同样的螺旋。
唐小雅轻轻抚过她的手背,心中升起一种近乎宿命的笃定:这场跨越生死的接力,从未中断。
星走了,傅沉舟走了,但她和他们留下的系统仍在呼吸,在生长,在等待下一个愿意为陌生人流泪的人。
抵达北京当晚,她再次进入地下档案库。
老教授听说她带来了一位特殊访客,亲自陪同前往密室。
当他看到林晚时,身体剧烈一震,几乎站立不稳。
“这……这是林晚?”
他颤抖着声音问,“KL-1001-07?我还以为她在三年前那场意外中……”
“她活下来了。”
唐小雅平静地说,“而且比任何人都听得清楚。”
老教授红着眼眶,从保险柜取出一本深蓝色封皮的日志,递给她:“这是沉舟临走前托付给我的。
他说,只有当‘双共鸣体’出现时,才能打开。”
日志封面没有任何文字,只有一枚指纹识别区。
唐小雅将拇指按上去,毫无反应。
她又让林晚伸手,两人的手指同时覆盖识别区??
“滴”
的一声,锁扣弹开。
内页空白一片,但在紫外线灯照射下,淡黄色墨迹缓缓浮现。
第一页写着:
>**“三频耦合实验记录”
**
>
>**第一频段:语言共感(唐小雅)??通过文字、叙述引发群体情绪共振。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